父母离异让女孩“自残”寻求解脱 心理咨询老师呼吁家庭关爱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父亲、母亲。高二女生小童说出心底话。
高一下学期以来,她从用钢尺的尖角在自己手臂上划痕开始,发展到用刀在手臂上划上一道道血痕,只为以痛感缓解焦虑。一切源于6岁时的父母离异,她成了“找不到”妈妈的孤独孩子。
很多父母可能不知道,孩子的心其实很脆弱,很容易碎。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援助中心的冯老师说,所有的孩子都对父母有一个理想的期待,只要家还在,只要家的大门敞开,孩子就永远不会走上绝路。
案例:高二女生一焦虑就用刀在手臂上划痕
小童,广州某校高二女生。住校期间,被老师发现左手手臂上布满伤疤和血痕,老师意识到她有自残行为,于是家长带孩子走进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援助中心的咨询室。
心理咨询师冯老师表示,刚进咨询室时,小童非常清瘦,脸色苍白,“这么一个弱小的身躯,是什么原因使她有勇气一次又一次地把刀割向自己?”
小童自述,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很好,是老师的宠儿,父母的骄傲,中考时因为发挥失常到了现在的学校,因此进校前就要求自己考到年级第一名。可入校第一次月考她就考砸了,在全年级并不领先,离预定目标相差甚远。老师在月考总结的时候也没表扬她。小童心里倍感失落,感觉老师以后都不再重视自己。
高一第二学期,学习压力增大,焦虑、无力、入睡困难,食欲不振,小童上课逐渐听不进、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考试成绩下滑得厉害。为让自己提神,她开始用钢尺的尖角在自己手臂上划痕,微痛的刺激让她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后来,小童感到焦虑时就用钢尺的尖角在自己手臂上划痕。再后来,钢尺的尖角已不能满足她了,她开始用刀在手臂上划一道道血痕。小童的自残行为已出现快一个学期了。
背景:小学二年级父母离异 家人称她很懂事
在小童讲自己的情况时,爸爸一直看着她,但小童却没看爸爸一眼。爸爸表示很震惊,他没想到孩子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举动。
爸爸说,在小童6岁上一年级的时候,夫妻离异。他是一名公务员,前妻则经营一家小店。离异时,小童妈妈表示自己没有能力照顾女儿,小童便跟随父亲生活。
小童上小学二年级时,爸爸组织了新家庭,并与现任妻子有了儿子。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爸爸从小就对小童要求严格。女儿从小也很懂事,觉得挣钱不容易,希望能取得好成绩,让他们感到欣慰。所以,小童很少让爸爸操心,跟继母和弟弟关系都不错。
爸爸表示,小童妈妈开了一家小店,但从没来看过孩子,也没有打过电话,“离异时就说当自己没生过这孩子,这话我也跟小童说过,小童上初三时有一段时间说要找妈妈,为此还跟奶奶吵架。”爸爸狠狠地教训过小童,女儿中考发挥失常,爸爸说主要是那时的心思都放在“找妈妈”上。
“最后还是去了她妈妈的小店,她妈妈竟没有认出女儿。我就跟孩子说,这样的妈妈还找什么找?!”爸爸说。
自述:爸爸奶奶更爱弟弟 好想能被妈妈呵护
几次咨询后,小童在咨询室里逐渐放松,让冯老师了解到她不为父母所知的另一面: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父亲、母亲。父母没分开的时候,觉得那时候家里老是吵架。先是妈妈和奶奶吵,后是妈妈和爸爸吵。上小学一年级,妈妈就搬走了。
然后,继母就来了,很快,弟弟也出生了。大人们都围着小弟弟转。奶奶总说:“你是姐姐,要懂事,要学会照顾弟弟。”有次弟弟生病时,大家都去医院陪他,我也去,围着弟弟看,妈妈(继母)却说让我安静地坐着边上就当帮忙了,不要添乱。妈妈不凶,从不骂人,但我不敢亲近她。爸爸虽然很凶,会打人骂人,但我反倒不怕。
但是爸爸更爱弟弟、更爱奶奶,奶奶也更爱弟弟。有一次我生病,大概是三年级。爸爸带我去医院打屁股针,我哭着喊着死活不肯打。护士阿姨也说我都9岁了还怕打针,爸爸很凶地骂我。最后是爸爸强按着我打了针,我只记得自己哭了好久。那是我第一次好想妈妈呵护我。
初中有一次和同学在班里吵架,被老师批评态度不好,要我道歉,我觉得很委屈。回家告诉爸爸,没想到爸爸却加倍批评我。那晚我躲在被窝里哭了好久,我想有妈妈多好啊。
我到处打听妈妈的事,奶奶知道了就骂我没良心,竟还记挂从来不理我的亲妈。我顶撞奶奶说,我找妈妈的事不用他们管。奶奶哭着向爸爸告状,爸爸回来狠狠地把我打了一顿。
分析
想用成绩吸引关注
成绩变差焦虑无助
冯老师问,后来见到亲妈了吗?小童说,见到了,那天去小商店,妈妈看着她很陌生,还问她要买什么?“她完全不记得我了。后来爸爸也来了,他拽着我说,人家都认不出你了,你还来做什么?爸爸拉着我走了,妈妈好像很震惊的样子,但她没有做什么,只是看着我被爸爸拽走了。”
听完小童的倾诉,冯老师说自己“也满眼是泪”,“小童能坚持到现在多不容易啊。”
冯老师表示,一个从小就被妈妈抛弃、被爸爸背叛、没有感受到继母的善意、没有被呵护、被接纳的孩子,心里的创伤有多么大。小童始终觉得自己很卑微,唯有学习成绩优秀,才会得到父亲的一丝关注。但是当学习成绩优秀的支柱也要崩塌时,小童焦虑无助,自残或许是一种应付方式。
建议
父母给足了安全感
孩子就不会走绝路
“很多父母可能不知道,孩子的心其实很脆弱,很容易碎。”冯老师说,所有的孩子都对父母有一个理想的期待,期待被呵护、被接纳、被肯定、被关爱、被信任。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孩子安全感,孩子就有信心、有能力去面对各种挫折和挑战。
孩子需要父母不仅仅是人在跟前,更需要父母的心能时刻站在孩子的同一边,做孩子的坚强后盾,做孩子的避风港湾。只要家的大门敞开,孩子就永远不会走上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