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要闻 > 正文
“妇女之家”带来新的生机与温暖
——福建省妇联倡议全省“妇女之家”掀起“社区学军门,农村赶五一”活动高潮
www.fjsen.com 2012-04-18 11:28  吴军华 来源:中国妇女报    我来说两句

农闲时加工雨衣,不误农时又挣钱——新的生机出现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小陶镇的五一村。在五一村“妇女之家”的牵线下,女村民萧振银在家里办起了雨衣加工厂,加工一件雨衣收入3元,每人光靠加工雨衣一个月就能挣1000多元。不出家门就能赚到一份不错的收入,这吸引了很多在外面打工的姐妹们回到村里。

而军门社区居民吴春兰夫妇都是残疾人士,不能从事正常的工作,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妇联不仅在社区公益性岗位上给吴春兰安排了工作,帮助她一家申请了低保,还为她的女儿联系了结对助学单位,使她一家迎来了新的生机。

龙年的春天里,福建的八闽大地处处是生机盎然的景象。已经实现全覆盖的福建省14414个村和2154个社区的“妇女之家”成为这个春天里独特的风景线,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半边天”忙碌的身影。其中,五一村和军门社区可谓是福建省建设“妇女之家”的典型代表。

五一村:从“有娘没家”到“有娘有家有钱”

在经历了一场特大洪灾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五一村中部突然出现一片欧式别墅村庄,仿佛镶嵌在青山碧水间的一颗明珠:这个人口不足900人的小村庄,是如何连续创造了全市第一个妇女果园、第一个妇女工厂、第一个妇女活动中心的?

记者多次来到五一村,切身感受了这个小山村的变化,深知奇迹的创造离不开领头人和“妇女之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都说妇联是娘家,但按土生土长的五一村党支部书记、妇代会主任许光园的话说: “2000年,我刚当妇代会主任时,村里没有钱,更没有活动场所,算是‘有娘没有家’。通过省妇联组织的学习,我知道妇代会要有创收基地、活动阵地、活动队伍,我也想让姐妹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当年,赶上村里有片果园要承包经营,许光园就和姐妹们合计着把果园承包下来作为创收基地,于是,走家串户动员全村姐妹投资入股承包经营果园,又用承包柑橘园挣来的钱建设妇女活动中心和文体广场。

活动中心建成了,农闲季节和业余时间,大妈大婶们扭起了秧歌,大嫂大姐们敲起了腰鼓,每逢节假日,乡亲们在这里都能看到妇代会姐妹们自编自演的精彩节目。

姐妹们在生产技术上有困难时,妇代会安排互助队的队员们手把手培训;在发展资金上有困难时,妇代会联系上级妇联协调相关部门予以支持;在农忙时节困难时,互助队的姐妹们无偿互助抢收抢种……

上个月,小陶镇成立了八一片区妇联,片区妇联共辖6个村妇代会1个企业妇委会,许光园被片区姐妹们推选为妇联主席。

她表态,今后除了做好本村工作外还要尽最大努力把片区妇联工作做好,把“妇女之家”建成片区妇女姐妹心中的温暖之家。

军门社区:拉近妇女儿童紧连社区家庭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的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的“妇女之家”可谓声名远播,该社区妇联主席是由被誉为“小巷总理”的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兼任。

进入军门社区,“妇女之家”四点钟服务站映入眼帘。10台电脑、万册图书、乒乓球、围棋、象棋等设施一应俱全;活动场所装有电子眼,与家长手机和电脑联网,家长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零距离地看到孩子在做什么。

四点钟服务站,顾名思义就是每天下午4点以后,为社区内中小学生提供放学后的学习、娱乐、托管等服务。

林丹介绍说,城市多数为双职工家庭,军门社区也不例外。孩子放学到家长下班这段时间成为教育管理的空档。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社区妇联的作用,在“妇女之家”开办社区四点钟服务站,社区大学生工作者是主力军,轮流辅导学生读书、作业;社区退休干部、巾帼志愿者是生力军,带领孩子开展各项活动。

据了解,四点钟服务站一年免费照顾中小学生4000多人次之多,成为家长解除后顾之忧的社区家园和儿童乐园。

军门社区“妇女之家”通过搭建完善“妇女维权工作站”、“妇女儿童维权中心”等,积极为妇女儿童争取权益、维护权利;为妇女搭起学习平台,充分运用远程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定期开展妇女维权法律知识、科普知识等培训学习;利用各种民俗节日,开展了“温馨年夜饭、和谐一家亲”、“浓浓拗九粥、深深感恩情”等活动,将“祖国培养情、父母养育情、夫妻恩爱情、邻里友谊情、社区互助情”的 “五情”教育融入千家万户。

林丹说,军门社区“妇女之家”从需求出发,从服务入手,努力建成妇女人才的培育地、政策法规的宣传窗、服务妇女的主阵地、联系妇女的连心桥、展示风采的大舞台、妇女维权的新平台。

福建“妇女之家”:呈现多样化、特色化、社会化

“我们倡议全省妇女之家掀起‘社区学军门,农村赶五一’的活动高潮。”福建省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马义英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建省各级妇联注重将建家、管家、用家结合起来,把建设妇女群众心中的“妇女之家”作为落脚点,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扩大了妇女群众参与面,提升了妇女群众归属感。

提供多样化服务。全省各地“妇女之家”普遍开设妇女维权站、心理咨询室,调处家庭关系,化解矛盾纠纷;帮扶弱势妇女儿童,解决她们生产生活困难;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宣传解读惠农政策;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妇女群众生活。

开展特色化活动。全省各地“妇女之家”因地制宜,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形成地方特色。如家庭读书活动、五好文明家庭评选,唱响了家庭文明和谐主旋律;科学家教进万家、关爱流动留守儿童活动,活跃了基层儿童工作;爱心妈妈、巾帼助老和巾帼健身服务队等,体现了真善美。

探索社会化运作方法。全省各地努力探索“妇工+社工+义工”社会工作方式,建立并拓展三支基本队伍,即:村、社区妇联干部、妇女骨干为主体的妇女工作者队伍;专家学者和有专业知识人员组成的社工队伍;妇女社团成员、离退休老同志、大学生等社会热心人士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为妇女之家建设争取更多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促进了妇女之家服务功能齐全、组织活动活跃,工作效能发挥。

4月17日,福建省将召开全省创建先进“妇女之家”现场推进会。“丰富妇女之家内涵,活跃妇女之家工作”的会议精神不言而喻。(本报记者 吴军华)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