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要闻 > 正文
好家风传递正能量
www.fjsen.com 2015-11-20 08:43:38  陈荣富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一出乡土戏剧,演绎一个廉吏风采

戏台上,草根艺人穿着戏服,化着戏妆,有板有眼地唱、念;戏台下,手执茶壶的老人、用智能手机随手拍的青年、踩着高凳的儿童无不看得入迷……近日,由仙游县南方积善社新编推出的廉政大戏《郑纪》,在度尾镇埔尾村、榜头镇上墘社区的文化广场相继上演,将明代南京户部尚书郑纪心系百姓、清廉为官的风采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郑纪(1438~1513),文贤里上郑(今仙游县度尾镇埔尾村)人,历任浙江按察副使、户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历经英宗、宪宗、孝宗三朝,曾冒死上《太平十策》奏章,希望皇帝“远奸邪,任忠良,恤民命,兴礼教”。他一生爱民重教,回到家乡后兴学劝耕、植树修桥,创办了专供穷苦子弟读书并奉祀妈祖的“积善社”,为百姓所称道。

在仙游民间,郑纪官清廉公正、体恤民情的故事流传甚广。何不利用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勤政廉政教育?

在仙游县纪检监察部门的支持下,南方积善社根据民间流传的郑纪勤廉故事,整理、编排时长近两小时的莆仙戏《郑纪》。通过

郑纪出世、寄读九座寺、离家进京、南溪巧遇、功名得中、清风正气、开仓赈济、含冤受屈、午门击鼓、昭雪锄奸等10个篇章,讲述了郑纪年轻时代的传奇经历,及其在浙江按察副使任上不畏强权、开仓赈灾的故事,彰显了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负和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品格。

《郑纪》从编剧、导演、演员、演出及资金筹集等一律由草根艺人操办,剧团演出都是义演,没有一分酬劳,演出的其他花费也是由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剧团负责人刘国英介绍说,虽然没有戏曲基础,但出于对莆仙戏这一传统艺术的爱好,以及对郑纪为官为人的感佩,大家想方设法挤时间排练,希望通过巡回演出把郑纪的“廉风”“家风”发扬光大。

“为官要清廉,为人要积善,祖先留下的家风家训,我们后人要遵循,要传承。”在埔尾村,看了这出戏,一位自称为郑纪后裔的郑大爷这样说。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