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忽略了什么
近日,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发出一篇题为“自查:你家安全吗”的微博,很快在网络上被疯狂转发。
“都说家是安全的港湾,真的吗?孩子可不像大人。看看茶几上的热水瓶、厨房里的点火枪、床头的台灯、书桌下的电线、卫生间的马桶盖、梳妆台上的化妆笔……赶紧收藏这张自查图,看看你家这些东西的摆放安全吗?”
日前,记者@了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这篇微博,微博所附的自查表列举了10项提醒内容:打火机等点火工具放在孩子不能拿到处;烧水时大人不离开;炉灶不用时关闭总开关;热水瓶和其他热的东西远离孩子;让孩子远离电扇电线插座;药品或化学药品放在孩子不能拿到处、饮料瓶里不放其他液体(如汽油);孩子在家门不反锁;告诉孩子不独自下水等。
“这些提醒很实用,我遇到大量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大人们看上去平淡无奇的东西,在充满好奇却没有自我防护能力的孩子身上,往往构成巨大的危险。”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晖说。
误吞异物,是幼儿最容易出的意外。刘晖说,经常有家长很紧张地抱着孩子来,说吞了硬币、玻璃珠之类硬物,医院一般用胃镜把异物夹出,或者让它从肠道自然排出。一次,一个3岁多的孩子竟然吞下去两块圆形磁铁,磁铁牢牢吸附在肠道上,形成肠梗阻,最后不得不开刀。“前几年有果冻卡在气道口导致窒息的情况,经过宣传,这几年病例大幅减少,但是误食干燥剂的多了,干燥剂混在零食包装里,孩子不懂得辨别,家长要注意一开包就先把它挑出来。”
“大人把药品、化学品随意乱放,是导致孩子误食中毒的直接原因。”刘晖说,她收治过一个来自闽南农村的孩子,家长把机油用可乐罐装起来放在墙角,孩子当作可乐喝,酿成吸入性肺炎。还有一个孩子把农药当饮料喝了半瓶,送到医院时已经瞳孔散大,经过抢救,命是捡回来了,但脏器功能的损害却是不可逆的。
城里的孩子误吃家庭常备药的概率更高。“一两岁的女孩,竟然乳房隆起,阴道出血,八九不离十,都是偷吃避孕药造成的。”刘晖摇头,“好奇是人的天性,孩子是无辜的,该反省的是大人,不该把这些东西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
省儿童医院外科主任陈新弟刚收治了一名颅骨凹陷骨折的孩子。“14个月大的孩子,在家里摔倒,头正好撞到桌角,幸好凹陷没有超过1厘米,不然就要做开颅手术。”陈新弟说,跌落伤、烫伤的孩子,在门诊几乎天天都有,暑假期间更增加了两三成。
福州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二级警务长涂颜淼告诉记者,特勤队接到孩子在家里遇险的求助,六成是因为家长把孩子独自留在家里,孩子玩电、玩液化气、攀爬窗台,险象环生。
今年4月,“全球儿童安全网络”组织对420个有3―6岁孩子的家庭进行了家庭安全问卷调查,结果发现:34%的家庭有把化学制剂放在饮料瓶中的现象;33%的家长曾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24%的家庭把暖水瓶或饮水器放置在儿童伸手可及之处;还有23%的家庭在窗台边放有可攀爬的桌凳。
- 2012-08-03媒体考察团考察儿童安全座椅生产基地
- 2012-08-03媒体考察团考察儿童安全座椅生产基地
- 2012-07-31好孩子:选购儿童安全座椅有秘招
- 2012-07-31日文部省成立儿童安全对策机构应对校园欺凌事件
- 2012-07-23福州儿童安全座椅少人问津 多数家长认为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