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媒体关注 > 正文
留守儿童逐渐视父母为陌生人 质疑父母为何不走
www.fjsen.com 2012-02-03 08:34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相聚时 不习惯被“陌生”女人教导

陈宗阳夫妇此行的终点是广东汕头,从汨罗到汕头的空间距离只有1300多公里,但在他们心中,儿女与自己却相距十万八千里。

2月2日上午9点,陈宗阳将准备好的行李提到哥哥的小卖部里。此时,距他们出发还有4个小时。

一家人吃完早饭后,围坐在火炉边享受难得的团聚。小双知道爸妈要出远门了,于是撒娇地坐在爸爸腿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跟爸爸说着话,偶尔也会因不赞同爸爸的说法,翻几个白眼。

好动的小康被大妈“逼”着呆在家里,学习写自己的名字。向东芝坐在一旁,想教他怎么写笔画,但小康对此充耳不闻,依旧按照自己的喜好东一笔西一笔地乱写。

对此,向东芝无奈地苦笑,儿子的不亲近,她也很心痛。

向东芝说,常年和丈夫在外打工,儿女跟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尤其是儿子小康,简直视他们为陌生人。从1月13日回家到2月2日,他们和小康的关系没有亲近多少。短短20天相处时间,他并不习惯一个“陌生”女人来教导他,纠正他。小康虽然年幼,对他们俩的防备心却很重,很少主动开口叫爸爸妈妈。有一次,小康突然指着陈宗阳和向东芝冒出来这样一句话:“大妈,他们呆在我家怎么还不走?”

“我也没有办法,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孩子的种种举动,让她特别沮丧。家外的风雨让这位刚满32岁的母亲显得格外沧桑,她脸色有些发黄,长发胡乱地扎着。她说自己不知如何与孩子和平相处,有时也没耐心,甚至发脾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跟孩子的关系陷入僵局。

“等他长大一点,可能就好了。”向东芝叹了叹气,她说在小康心里,最重要的人一年前是外公外婆,而现在是大爸和大妈,爸爸妈妈似乎只是几个名词。

离别时 说完拜拜就回屋

2月2日下午1点,寒风中飘着小雨。陈宗阳提着大包小包,在门口等车,偶尔回头看看。向东芝则站在门口张望,但两个孩子似乎没有要送别的意思,他们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丝毫没有注意妈妈眼里的渴望。

“在外面时我好想他们,每次只能打开手机看看他们的照片。”向东芝说着有点伤感。这种伤感源于离家,也来源于儿女的冷淡。

汽车很快就来了,见儿女依然没有行动,向东芝无奈上了汽车,没有再回头。

在大妈的催促下,小双只好跑到门外来送父母,此时妈妈已上车,爸爸还在路边。还在玩手机的小双头也没抬,不在意地朝爸爸挥了挥手,说了一声“拜拜”,然后立刻回屋了。

汽车缓缓开走了,它载着全家的希望,也载着沉重的思念和生活的无奈。

屋内,小双和小康各自玩着。小康依旧笑哈哈,和邻居小朋友争抢着奥特曼等玩具。没过多久,原本在玩手机的小双突然抽出一张面巾纸,揉成一团擦着眼角。记者问她是不是在抹眼泪,她拒不承认,只说自己困了。问她爸爸妈妈走了,难不难过?小双低头轻声说了一句:“习惯了。”小双说记忆里爸妈第一次离家她哭了,第二次走她也哭了,但现在已经习惯了分别,已经不会哭了。

[延伸阅读]

仁义村40%家庭父母外出打工

白塘乡仁义村的妇女主任彭主任介绍,仁义村共有456户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占40%左右。这些家庭基本上都是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把家里的小孩交给老人照顾。老人无法照顾时,再想其他办法。

彭主任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留守儿童一般能得到很好地照顾,至少在物质上十分满足。但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与小孩交流特别少,回来也呆不久。所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有时就显得淡薄,尤其是小孩,不再显得依依不舍或者哭闹不休。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