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观察 > 正文
月嫂成为“香饽饽”,火爆背后的乱象
www.fjsen.com 2016-12-06 11:41:35   来源:中国妇女报    我来说两句

月嫂行业监管缺失 国标并不具有强制性

与月嫂培训监管缺失相关的,是对月嫂行业的监管缺失。据悉,至今月嫂行业对口管理部门,是卫生部门还是人力部门,抑或工商部门,仍没有定论。

记者发现,市场上的月嫂主要有三种,一是雇主直接与公司签约;二是月嫂挂靠中介公司,雇主可以直接与月嫂签约;三是私人接活。无论哪种,都有安全隐患,尤其后两种,有时合同不正规,甚至不签合同。万一月嫂在工作期间对孩子造成伤害,都没有明确责任认定。

那么,月嫂护理月子期间,因意外对婴儿造成伤害该如何处理?部分家政中心给出的回答含糊不清或回避问题。

记者走访多家家政公司发现,不仅家政公司认为月嫂很有经验,致使婴儿受伤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记者采访了一位准妈妈林女士,当记者问如果因意外对婴儿造成伤害要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你想过吗?林女士告诉记者,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发现月嫂不好我会立马换掉。她告诉记者,在与家政公司签合同时,没有具体提到这个问题,她表示没事,我们全家人都会盯着月嫂的。

然而,媒体曝光有关月嫂给婴儿喂错药、护理不当导致婴儿感染等事故却屡见不鲜。2016年2月2日生效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给混乱的月嫂市场一个指南针,但这代替不了有约束力的法律规范,更不能代替职责部门的行政监管。负责《标准》新国标起草制定的全国家政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陈平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正是由于月嫂市场乱象环生,才出台《标准》。但他也坦言,目前该国标并不具有强制性,只是作为推荐性标准。“希望统一标准的发布,能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评判依据。对家政服务机构而言,能有发展目标和方向”。

“全面两孩”政策的放开,让月嫂行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如何让消费者放心,相关监管部门应发挥作用、有所作为。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