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视点聚焦 > 正文
福建“三大渔女”泉州占其二  “海的女儿”:万千风情迷人眼
www.fjsen.com 2013-12-20 15:07  叶舒雯 来源:福建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惠安女(上)、蟳埔女(下)的独特服饰、头饰美丽动人,有着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民俗风情,其文化价值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与保护。 (陈英杰摄)

  福建有“三大渔女”:惠安女,蟳埔女和湄洲女,泉州独占有二。无论是惠安女还是蟳埔女,皆以独特的服饰与勤劳贤惠闻名遐迩。作为泉州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惠安女服饰与蟳埔女生活习俗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岁月更迭,那一抹动人的风情始终灵动地活跃在我们的视线里。在“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如何呵护好这两道难得的风景线,吸引更多世人的眼光?有识之士有着更多的思考与探索。

  历史溯源

  最美的

  那一抹风情

  说起惠安女、蟳埔女,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必然是惠安女独特的服饰和蟳埔女头顶美丽的“簪花围”。

  长期的沿海劳动造就了这两大渔女既相通又各具特色的服饰。惠安女裹头巾抵御海风,同时在头巾上添加饰物。蟳埔女则在发髻装点鲜花,俗称“簪花围”——女子将长发梳好盘在脑后,绾成圆髻,插上发簪,再用各色鲜花串成花环,造就绵延至今动人心魄的“民俗时尚”。

  两大渔女衣裤的相通之处也不少,上衣一般都比较短,惠安女更是露出肚脐;裤子却反而特别宽,惠女服饰更被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

  据了解,惠安女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其起源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学、民俗学专家研究的课题,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蟳埔女人头戴“簪花围”习俗的起源也有诸多说法,一说是源自宋元时代遗留下来的阿拉伯人的风俗,也有人说自汉代便有这种风俗。

  除了独特动人的美丽外表,惠安女、蟳埔女更为人称道的,是其坚韧的性格与吃苦耐劳的意志。尤其是惠安女,能种田修水利、能补渔网敬公婆,以勤劳著称。

  现状直击

  文化价值

  备受当地重视

  随着时代发展,过去勤劳能干的惠安女、蟳埔女,如今在更广的天地挥洒才情,惠安女办起石雕厂、黑熊养殖场、影雕厂,蟳埔女同样走出家庭参与各类经济活动。

  与此同时,惠安女、蟳埔女其自身的文化价值也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与保护。日前,惠安城市品牌标识出炉,图形的整体造型便是由惠安女服饰独有的三角形构成,结合惠安女服饰黄斗笠、蓝上衣、花头巾的颜色搭配,勾勒出惠安女的意象图形。不仅如此,近年来,惠安还编辑出版《中国惠安雕刻艺术大师作品选》、《中国惠安女》画册,筹拍《惠安女》等外宣专题片等等。而丰泽区也早在数年前就提出将“蟳埔女”作为该区旅游业的第一面金字招牌,每年蟳埔社区举行的祭祀妈祖盛大活动,更是吸引省内外近千名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

  探索建议

  保护文化生态 积极拓展推广

  相辅相成 注重保护多元载体

  如何呵护一方独特的风情,让惠安女、蟳埔女愈发芳名远扬?就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林育毅有着自己的见解。

  在他看来,有形的文化与无形的文化互为载体,无形的文化之间同样相辅相成。如蟳埔女风情与蚵壳厝不可分割,惠女独特的婚俗与影雕等技艺相互依存,“仅保护一种载体显然不够,归根结底应当对整个文化生态进行保护”。

  推广宣传 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生态

  跳出泉州,人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两大渔女,又有着怎样的期盼与建议呢?

  日前,记者赴惠安采访时,恰逢前来拍摄惠安旅游风光片《海的女儿》、来自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的蒋永泰一行人,他告诉记者:“惠安女勤劳质朴、贤惠美丽,能挑石头能捕鱼,里外操持,绝对是最夺目的亮色。”

  在蒋永泰看来,泉州海的文化灿烂迷人,闽南古城、渔家女风情相映成彰,“在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更应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首先要保护好惠安女、蟳埔女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包括建筑、服饰、雕刻工艺等等,只有在此前提下,规划、建设、推广等才有进一步拓展的可能。”

  尽展风情 打造“山海实景”演出

  民革泉州市委员会今年“两会”期间提交的《利用区域优势,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提案中,提出了“整合”的理念。他们提出,可请知名导演策划、打造一台为泉州旅游服务的民俗风情,如“印象清源山”、“魅力蟳埔女”——大型山海实景文艺节目,该节目还可以结合惠安女文化一同打造。“类似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印象大红袍’系列大型实景文艺节目,如果做成,这将是中国第一个‘山海实景’演出,其影响不言而喻。”

  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歌的一种,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在外来文化等冲击下,侗族大歌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为保护传承好侗族大歌,贵州在尊重侗族地区“乡规民约”的同时,保护侗族大歌的生存载体——具有典型性的侗寨及其整体自然生态环境;建立侗族大歌传承的鼓励机制和保护政策。同时组织相关部门、学者抢救、搜集和整理侗族大歌资源,并编写侗族大歌教材,使其走进当地的中小学音乐课堂。

  日本:成立专门团体推广和服

  近年来,日本日益重视对和服文化的保护。日本国会有一个“和装振兴议员联盟”,这个联盟的议员在参加国会活动时,通过身穿和服来表现对传统服装的传承意识。另外,还将每年的11月15日定为“和装节”。2002年,该国文部科学省(相当于文化部)决定,在初中进行和服教育。在日本,还有诸多从事传统服装推广工作的团体,主要为制定和服的着装、礼法的相应准则并进行操作指导。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