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要闻 > 正文
人大代表建言:让流动儿童早日融入城市
www.fjsen.com 2013-03-15 11:38   来源:中国妇女报    我来说两句

让下一代在文化对望中健康成长

“流动儿童融入城市问题属于新移民现象,在融入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会遇到文化观念、生活方式、思想认识、行为习惯等诸多的不适应,但只要不人为地把孩子们拉开,城乡两种文化的对望,对下一代的成长更有利。”周洪宇代表说。

全国人大代表朱雪芹告诉记者:“让流动儿童在公办学校读书,其实可以起到一个相互激励的作用,一方面,城市孩子的见多识广、多才多艺可以提升农村孩子的素质,而农村孩子身上的坚毅、节俭、勤劳、孝顺等品质,也会影响到城市的独生子女。当看到农村孩子在菜场边上读书,在夜摊的煤油灯下写字,城市的独生子女会受到触动。”

李秋代表也在建议中写道:“从小生活条件优越的城市户籍儿童与来自贫困农村的流动儿童一起学习与生活,让他们从小就学会认识贫困,学习接纳流动儿童,这应该成为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有利于城市孩子正常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城市学生宽容、接纳的态度,促进他们对世界差异性和多元性的了解。”

如何实现下一代在文化对望中健康成长,周洪宇代表对学校老师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流动儿童在迁徙中产生的自卑心理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但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注意讲话的方式,严禁使用有歧视性的话语,因为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局长毛杰,曾当过十几年的教师,说到流动儿童城市融入,她深有体会:“这个问题关键在学校,我们在进行调研时发现,学校教育对流动儿童自信心的培养非常重要,比如有的学校专门创设了读报时间,专门给这些农村来的孩子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还有的学校坚持家访,家校联合培养孩子的自信。”她接着说:“从农村来的孩子一般学习都很刻苦,潜能很大,关键是学校和社会要给他们创设一个积极、友善、鼓励的环境。”

据了解,目前郑州市有90%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读书,2013年的小升初中流动儿童比例占到36.4%,从2013年开始,郑州还将逐步有条件地放开中考和高考,流动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政策壁垒正在被一一打破,而这样的城市已经越来越多。

记者手记

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始于1996年。那一年我刚刚分到报社,到北京五棵松的菜地里采访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小学。十几年过去了,流动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在北京也经历了从读打工子弟小学到读公立小学的转变。令人感到更欣慰的是, 如今流动儿童在京的医疗保健、入园就学、困难救助等方面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一项调查却显示,相比城市,九成流动儿童更喜欢自己的老家,有的孩子来北京两年了,爸爸妈妈忙得连故宫、长城这些北京最著名的景点都没去过,说明这些孩子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和城市还有着很深的隔膜。为了让这些孩子尽快融入城市,我们特别策划了这期采访,目的只有一个,社会公平,从孩子开始!(本报记者 金勇)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