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要闻 > 正文
关注中国女性人口状况 女性人口发展变化大趋势
www.fjsen.com 2013-02-20 16:53   来源:中国妇女报    我来说两句

女性人口的年龄结构

女性人口的年龄结构既体现作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资源的女性人口的现状与更迭,也反映作为抚养和照料对象的女性人口的发展与变化。

根据“六普”数据计算,2010年中国女性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34.4岁。在女性人口中,0~14岁女童占15.6%;15岁~64岁女性占74.9%;65岁以上女性老人占9.5%。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女性人口的年龄结构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特征。对比男性人口的相应数据可以看出:不仅中国女性人口的老龄化程度高于男性人口,而且老年人口的女性化趋势也已显现;而14岁及以下女童占女性总人口和整个人口的比重明显偏小,由此可能产生的婚姻挤压和家庭养老压力是未来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庞大且不断增大的女性劳动年龄人口。女性劳动年龄人口占女性总人口的比重2010年为74.9%,不仅高于男性相应比重0.8个百分点,而且20年间的增幅(8.5个百分点)也高于男性1.5个百分点。这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也对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挑战。

对城市、镇、乡村两性人口的年龄结构的分层分析显示,城、镇、乡女性人口的年龄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从总的形态看,15岁~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乡村到镇、再到城市逐渐提高,而0~14岁低年龄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则以相反的路径从城市到乡村渐次增加。从性别视角看,与城市相比,农村0~14岁和老年人口相对偏多、劳动年龄人口相对偏少的状况,不仅会加重劳动年龄女性和相对年轻的老年女性人口的照料负担,影响她们的社会参与和个人发展,也使得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不足的矛盾越加凸显,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女性人口的户籍状况

人口的户籍状况与社会资源的可获得性和获得方式紧密相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深化,城乡壁垒逐渐被打破,大批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镇工作生活,户籍对社会资源分配的约束力也在逐步降低。但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以及体制内就业等重要资源的分配中,户籍仍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女性人口中非农业户口的比例为28.9%,略低于男性人口29.4%的非农业户口比例。在农业户籍人口中女性占48.9%,略高于总人口48.8%和非农业户籍人口48.4%的女性比例。这表明,在依户籍划分的各种资源分配中,女性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与女性城镇人口比重数据比较,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步,50.3%的女性城镇人口比重与28.9%的女性非农业户口比重之间相差21.4个百分点。表明已经城镇化了的女性人口中,仍有相当多的人不能平等地享有非农业户籍带来的一系列福利待遇,处于“边缘人”状态。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