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观察 > 正文
少年宫“上山下乡” 留守娃告别“孤独”
www.fjsen.com 2011-12-19 15:39   来源:《工人日报》    我来说两句

钱和人从哪里来

“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体现在纯粹意义上的乡村,在城市,为包括打工子弟在内的孩子们提供一片课外活动的场地,也是绵阳市发展少年宫时考虑到的。”绵阳市教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当记者走进设在绵阳高新区火炬一小的凝祥寺社区少年宫时,正赶上活动日。

操场上,小交警们列队学习交通指挥手势,这是文明交通活动组;抑扬顿挫、摇头晃脑的童音,诵读经典诗词,这是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组;锣鼓阵阵,小狮子欢快地舞起来,这是舞狮活动组……

相较于乡村少年宫条件的相对简单,这座建在社区里的少年宫,拥有自己的操场、教学楼,开设的课程也相对更丰富一些。

“我们农民工的娃儿也有了自己的少年宫。”曹丽珍谈起开在家门口的乡村少年宫赞不绝口。

在绵阳,和曹丽珍有同样感受的农村学生家长还有不少。“以前,城里的娃娃学特长,那些辅导班的价格太贵了,我们承受起来有困难,心里也不好受。”一位学生家长说。

相对于社会上由私人和机构举办的特长班,绵阳市全覆盖的少年宫几乎没有收费,无论城市还是乡村。

“孩子只需要买自己需要的物品。比如,学书法的买毛笔和纸,学舞蹈的买自己用的舞蹈衣、舞鞋等,其他费用不用再由个人承担了。”晓坝镇九年制学校少年宫负责人王清道介绍,开始少年宫在派发宣传单时,很多家长不理解,以为要收钱,后来听说是免费的之后,便很高兴地将孩子留在学校的少年宫里。

据介绍,自绵阳市推行少年宫活动以来,坚持全覆盖、公益性以及特色性的办宫原则。在乡村,依托学校现有校舍,开辟活动场地;在城市,在学校之外,建设社区少年宫,让社区的孩子就近参与活动。

“以往,乡村学校的活动场地是个问题,但自从地震之后,学校校舍重建或翻新,场地问题基本不存在困难了。”市教委一位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在少年宫建设之初,绵阳市便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建设模式,其中70%采用“校内交替”模式,那就是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充分依托学校现有资源,不用另起炉灶,以学生兴趣小组为依托,实施“一校两用”、“一室两用”、“一桌两用”、“一师两用”,正课时间用于教学,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开展活动。晓坝镇采取的正是这种模式,这种建设方式约占全市的70%。

此外,在资金保证方面,绵阳市实行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融资渠道,市、县、镇(乡)3级政府均将少年宫建设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及时拨付到位。绵阳市文明办主任赵方嵩介绍说,为整合社会资源,绵阳市还组织了452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结对共建一个乡村少年宫,捐赠资金达600余万元,捐赠器材设备等6.3万余件。

在晓坝镇学校记者看到,一块标有“四川绵阳电业局结对共建晓坝少年宫实践基地”的牌匾就挂在少年宫门口。王清道解释说,“当初在建设少年宫时,电业局出资8000元购买了一些器材以及装修了一间舞蹈教室。”在社会共建之外,大部分的经费依然来自政府拨款。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绵阳市从城市和镇(乡)中小学、城市社区和镇(乡)文化站选聘文艺骨干,组成辅导员队伍,为每个乡村和城市学校少年宫配备1名至3名专职辅导员;同时招募大中专院校师生、民间艺人、“五老人员”、社会志愿者等,担任少年宫兼职辅导员开展义务辅导活动。目前,绵阳市共有专兼职辅导员1.2万人,其中志愿者4740人,基本满足了师资队伍的需要。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