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媒体关注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人口转型与女性家庭关系变化
www.fjsen.com 2018-11-20 14:39:47   来源:中国妇女报    我来说两句

家庭人口数减少,女性家务劳动量减少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4.41人/户,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则下降到3.96人/户,2010年降到3.10人/户;最低时的2014年为2.97人/户。2015年在全面两孩政策的作用下,这一规模恢复到3.10人/户。三口之家的家务劳动量相对较少,加之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家务总量减少。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表明,1990年城镇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为223分钟/天;2000年为213分钟/天;2010年为170分钟/天,20年间城镇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减少了53分钟,约1小时;而农村女性家务劳动时间的减少更为明显,从2010年的290分钟/天,到2000年的264分钟/天,再到2010年190分钟/天,20年间农村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减少了100分钟,即1小时40分钟。影响家务劳动时间减少的因素是复杂且多元的,但家庭抚育人口的减少无疑有效地减少了家务劳动量。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

子女受教育程度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家庭资源的状况和家庭资源的分配。传统的多子女家庭,资源分配倾向男孩子是必然的。但城镇中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使生女家庭无选择地将资源分配给了女孩。即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家庭内部资源分配的性别模式,由此女性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女性人力资本大幅度提升。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表明,城镇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1990年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年,2000年为8.7年,2010年为9.8年。虽然影响女性受教育水平提升的因素很多,如普及义务教育等。城镇女性受教育年限20年提高了2年;农村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在提升,从1990年的4.7年提升到2000年的8年。

夫家支持系统向娘家支持系统转变或出现双支持系统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一代已经进入婚育期,在生育照顾问题上我国并没有出现发达国家的“核心家庭孤立化”的现象,纵向的代际关系并未因个体化的增加而增长;而是在经济压力下更多地出现了家庭代际团结的现象,代际关系在资源、情感和权力分配上出现了两方面的转变,一是从以父代为主向以子代为主的转型;二是从以夫系为主的抚育照顾向以母系为主的抚育照顾。

在全面两孩政策下,“亲子一体”的情感结构使代际间“以孝为主”的向上助力转向“以抚育为主”的向下助力,这种向下的代际助力有效地解决了独生子女一代在婴幼儿抚育上的困难。这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家庭的内在团结,表现为代际间的互惠关系得以强化。学者马春华的相关研究表明,向下的代际支持表现出独生子女一代特有的“实用主义”特点,且具有阶层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独女家庭中,女儿的生育以及与生育有关的照顾劳动更多地得到了“娘家妈”的支持。母系支持系统在生育照顾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传统的“从夫居”意外地因“独生子女”政策而改变。同时,女儿在照顾亲代中的功能亦在强化。

(作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