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媒体关注 > 正文
职场女性,寻找自己的第25个小时
www.fjsen.com 2019-03-14 09:37:30   来源:中国妇女报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

职场女性特别是职场妈妈们的“最痛”都大同小异,那就是时间永远不够,时间永远不属于自己。作为一个职业女性也是一个母亲,我想说的是:只要足够热爱,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

年轻时,我曾经每天早晨5点起床写作,孩子上初二那年我开始每天晚上,他写作业时我画画。现在儿子大学三年级了,每晚独自在灯下画画,我仍在继续。

刚开始是为了给儿子做个榜样——你看,妈妈也没看电视;你看,被嘲笑连鸡蛋都画不圆的妈妈,也可以画画,有志者事竟成……最后发现,那些画画时光怡养了我的身心。

如今,有太多的东西牵扯、霸占着我们的精力和时间,我们的耳目总是处于张开的模式,对微信、抖音以及各种各样娱乐APP毫无抵抗力,甚至是束手就擒。

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她。如果我们不警醒,就会不断发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慨叹。而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是——“时间从哪里来”?

时间,每个人一天都24个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聪明和气力,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4个职场丽人讲述了她们的“时间从哪里来”,希望有更多职业女性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第25个小时”,更好助力自己的成长,丰润自己的生命。

当一个职场女性在工作之外,还要开启兴趣所好的“斜杠人生”模式,不停地写写写,发表文章,出版小说,每一个朋友都在问我:“时间哪里来?”其实,只要因着热爱,你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第 25 个小时,时间挤挤总是有的。

足够热爱,就能找到你的第25小时

■ 艾红

我从小就觉得自己和文字有一种特殊缘分。很多时候那些文字就好像跳舞的小人,在我脑海里面翻腾,催促着我要把它们写出来。在过去那个年代,投稿是一件过于神圣而庄严的事情。无数次,我拿着投稿信站在绿色邮筒边上,迟疑再三还是没有寄出。我怕石沉大海,更怕收到一封拒绝信。慢慢地,我一点一点比绿色邮筒高了,勇气却一点一点没了。

再后来去美国留学、工作,在昏天黑地的审计忙季中,还坚持着每天写一点文字。在全英文的无聊会议上,我用中文在笔记本上写道:“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关于文字的梦想,于我终究是渐行渐远了。

后来我回国发展,工作强度加大。再有了两个孩子,有时候想写点什么,才开了一个头,就要陪孩子做作业了,还要给孩子读睡前故事。再回来的时候,工作邮件又来了,电话会议又开始了……职场妈妈的痛都大同小异,时间永远不够,时间永远不属于自己。

我发现,我们对于孩子的包容,远比对于父母的要多;我们对于孩子的付出,也比对于父母的多。记得去年我休假陪着爸爸去以色列,在途中遇到一对老夫妻。这次旅行是他们儿子出钱的,但是他们更希望儿子能够陪着一起来,因为他们想要的是在一起的时间。那对老夫妻脸上失望的表情我至今难忘。

于是,我一气呵成写了一篇《带上爸妈去旅行》,而我的文字被一个公众号选中了。于是就这么写了很多文章,前后居然也累积了十几万字——关于职场的吐槽,关于育儿的思考,关于婚姻的感悟,还有关于女性的自我成长。

如今的职业女性往往在职场和家庭的矛盾中挣扎,在几重身份之下,还有一个无处安放的自我。职场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多半点柔情,也不会因为你是母亲就多一点体恤。如果是女性还位居高位,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职业和生活如何平衡”。

比如当年我毅然决定离开外资银行,投入互联网金融,很多朋友得知后,第一个问题是:“那你老公怎么办?”“孩子谁来管?”

我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我先生去告诉他的朋友们,他马上要离开现在的外企加入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朋友们问的是他要去担任什么职务,具体要做些什么,工作是否有发展空间。没有一个人会问他:“你老婆怎么办?”“你孩子谁来管?”

其实,这也代表着很多职业女性所面临的问题,在世人眼里,已婚的职场女性,首先是母亲,其次是妻子,工作只是为了不脱离社会。

当一个职场女性在工作之外,还要开启兴趣所好的“斜杠人生”模式,不停地写写写,发表文章,出版小说,每一个朋友都在问我:“时间哪里来?”

在公司里面,我怕老板问,你哪里有时间写小说,因为我怕老板以为我工作量不够;在学校里面,我怕孩子的老师问,你哪里还有时间写文章,因为我怕老师以为我没有好好“陪读”检查功课;我更怕父母问,因为只有父母知道,我一旦写起文章就会熬夜,我怕他们担心……

是的,每一个人一天只有 24 个小时。职场女性的 24 个小时大部分都不属于自己。那第 25 个小时,又从何而来?

其实,只要因着热爱,你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第 25 个小时。这不是“时间从哪里来”的问题,而是“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问题。因为很多时间被我们无意间浪费了,时间挤挤总是有的。

我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迟迟不肯睡,自虐式地写作。还有就是在各种国内和国际旅途中利用大量的碎片时间。我的10 万+文章《中国当妈之奇葩现状》,就是在上海飞往澳洲的国际航班上码出来的。春节我带着一家老小去澳洲旅行,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所有人都在睡觉或看电影,我就开着头顶的一盏阅读灯,写了一路。

还有,孩子课外辅导班的门口也是最好的写作时间。最近的一篇 10 万+文章《45岁女人的一地鸡毛》,就是在女儿的英文辅导课门口写的。

当别的家长在刷朋友圈的时候,我在手机上写文章。用手机写文章绝对不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而一个愿意用手机写小说的人,也真的是因为喜欢。

我是一个职场女性,是互联网从业人员;我是一个母亲——两个在上学孩子的妈妈;我是一个妻子,还是经常要和老公秀恩爱的那种。

但我更是我自己,有梦有趣,喜欢码字。

谢谢,每天早起2个小时的自己

一台灯,一电脑,一水杯,早上时光静谧而奢华,每天早上5点左右起床,今年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我喜欢早起的生活,这个时段灵感茂盛,效率威武,让我心无旁骛、事半功倍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总之,早起前期靠新鲜,中期靠自制,后期靠喜欢。长期早起,会让你遇到一个美好到曾经想都不敢想的自己。

■ 梁爽

“一台灯,一电脑,一水杯,早上时光静谧而奢华,每天早上5点左右起床,今年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我发了这条微博后,收到不少点赞,其中有人说,自律得让人肃然起敬。

我开始早起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自律,更没有意识到早起会改变我的人生轨迹。早起这件小事不值一提,但坚持了14年,连我都有点佩服自己了。

“早起”这个好习惯是我大一时正式开始的。第一个学期成绩公布后,我排名后十名。当时脸上挂不住,就向寝室学霸学,早上5点起床。

毕业至今,不管工作换了几份,朋友换了几拨,从南方搬到北方,从单身变成已婚,业余开始写作出书,一直陪伴我的,只有早起。

从前那个临时抱佛脚、三分钟热度、“拖延症晚期”的我已渐行渐远,逐渐蜕化成做事有计划,总能提前交付,工作、爱好两不误的人。

谢谢你,14年以来坚持早起2个小时的自己

心理学家称,自律分三个阶段,前期是兴奋的,中期是痛苦的,后期是享受的。我觉得我的早起也有这三个阶段。

早起前期,是兴奋。我惊喜地发现,早上大脑的配置特高,经过一夜睡眠,脑里闪存很低,记忆力显著提升,分析问题开启超清模式,能用1.5倍速进行思考,没有外界打扰,容易进入心流状态。那时我像一个白捡到巨款的暴发户一样兴奋。

早起中期,是痛苦。早起第一个冬天,我起不来。但我想想学霸室友英语四级都快700分了,还风雨无阻地早起,我凭什么惯着自己。于是咬着后槽牙起床,和室友一起冒着刺骨的风,沿着昏暗的路,找个教室学习,手指冻得僵硬,身体取暖靠抖。

后来我想通了,我是为了目标而早起,不是为了早起而早起。如果身体不适,工作劳累,头天没睡好时,恢复精力才是要紧事,就别强迫自己早起了。

早起后期,是享受。早起过了中期,就不再需要刻意坚持了。我已经潜移默化调好了生物钟,以前需要闹钟和毅力,后来自然醒。晚上10点多睡的话,第二天早上5点多准醒。

每个阶段的早起,都帮了我大忙

大学时代,早起主要是朗读英语,曾把《新概念3》背得很熟;身体欠佳,早上去附近公园跑步,或在家练瑜伽、打坐。

工作之初,主要用来看专业书或职场书,让自己尽快上手;工作熟了,开始看各种喜欢的书,后来慢慢走上写作道路。

以前我看重早起的仪式感,泡个花茶,看个日出,打个静坐,看本好书。近一两年,我早上醒来,很少碰手机,喝水润喉后,二话不说进入写作状态。

我喜欢早起的生活,这个时段灵感茂盛,效率威武,让我心无旁骛、事半功倍地做自己想做的事。长期早起对我的改变,别说生物钟和事业运,就连性格都好多了。

其实,你想要的安全感,长期早起能给你。你想工作爱好两不误,长期早起能帮你。篮球巨星科比说:“十多年过去了,洛杉矶街道早上4点的黑暗仍没改变,但我却已变成了肌肉强健、有体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篮命中率的运动员。”

长期早起,会让你遇到一个美好到曾经想都不敢想的自己。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说过,“学习让你每晚睡前都比那天早上醒来时聪明一点点”。对我来说,每天上课或上班前,我已经比早上起来时优秀一点了。

每天瑜伽让人生美若黎明

自从两年前开始练习瑜伽之后,我的身上发生了太多的 “意想不到”,感觉自己焕然一新。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了。

■ 青柠檬

可是现在我每天提前一小时起床,为了瑜伽晨练,有时候为了跟上老师的晨练课直播,早上 4 点多就爬起来了。我还是原来那个爱赖床的我吗? 更“可怕”的是,为了早起,我这个“骨灰级的夜猫子”居然能早睡了。

没想到我又开始学习了。整个大学期间,我过得非常“充实”,原以为工作后终于可以放松了。谁知道练上瑜伽后,我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学习节奏。周一和周四,下了班还有瑜伽课,回到家还要看书反复练习,边看还拿个笔记本记笔记,回头还忙着问瑜伽老师问题,有时候还要关注自己喜欢的老师……

我感觉又回到了校园时代,整个人充满了激情与活力。有时工作生活会让我们逐渐变得麻木、迟钝,而瑜伽让一切平淡但不平凡。

没想到自己的暴脾气不治而愈了。以前我是个比较急躁的人,很多时候三句话没说完,自己先气得脸红脖子粗。暴脾气曾经让我吃了不少亏。

练了瑜伽之后,我慢慢变得沉稳了,遇事知道冷处理了,朋友都夸我“温柔”了不少。最主要的是,我知道反思反省自己了。

没想到越来越多人夸我“气质好”了。因为读书的时候喜欢趴在书本上,我的仪态不是特别好,走路时腰挺不直,脖子还有点前倾。练瑜伽之后,朋友们告诉我,觉得我现在走路带风,整个人的气质直线上升。

没想到自己出国首发站居然是印度。大学时我最想去的是欧洲,希腊许愿池、罗马广场上的蓝眼睛帅哥、还有法国普罗旺斯一望无际的薰衣草海洋……万万没想到,2018年11月,我和瑜伽群里的小伙伴一起去了印度。

有时候,下班之后也想煲个剧啊,刷刷抖音,但是凭着对瑜伽的一腔热血,所有诱惑和艰难,我都抵挡住了。最初只是颈椎不舒服,想做点拉伸运动,没想深陷瑜伽无以自拔,连我自己都很惊讶。

工作之后,遇到新朋友的机会少了;但是,练习瑜伽让我遇到了很多好朋友,我们互相帮助、鼓励,偶尔还和她们相约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练习……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了。我期望能和自己心目中的“女神”一样,美若黎明。

见缝插针“播种”小美好

这些年,我用手账记录下自己的日常生活,时不时画下身边的水果蔬菜或者是我家猫咪的表情,这种见缝插针“播种”下的愉悦种子,让平淡的日子也开出了花。

■ 刘竹

虽然年过半百,我总是像孩子一样,睁大双眼看世界,而且什么都可以入画,自己亲历的,甚至是梦境……这样的记录方式已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前些时候,在超市买回一篮豆苗,绿油油的煞是可爱,摆在餐桌上,胜过花瓶里艳丽的鲜花,极为养眼,根本舍不得掐下来做成盘中餐。于是我兴奋地提笔画下了它,连夜发到好友群里,大家都喜欢得不得了。

对于毫无绘画基础的我来说,画画是排解压力的最好方式。不管遇上多么不开心的事,只要拿起画笔,瞬间就会忘掉不快。涂涂抹抹的绘画过程,从头至尾都只为愉悦自己,顺带也可以愉悦他人。

除了画画,阅读也是我的爱好。不看电视,不玩抖音,只喜欢见缝插针捧起自己喜欢的书。在我看来,乘坐高铁、飞机就是我阅读的大块时间,而轻轨、公交以及排队等候、如厕等就是我的碎片时间。

不好意思,我的书,大多是坐在马桶上看完的。卫生间的柜子里永远都放有一本书和一支笔,外加一副老花镜。那一方独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是看书的绝佳环境,无人打扰,便于沉思,利于与作者同呼吸。

手机备忘录则是我的“记事本”,记录最多的就是自己的读书笔记。早川由美的《耕食生活》读书笔记就记在备忘录里。作者由美说人的心情是会传染的,她认为生儿育女是一堂丰富的生命课程。如果早些年看这本书,我敢说,自己孕育生命的过程与心情绝对会不一样!

这些年,我用手账记录下自己的日常生活,时不时画下身边的水果蔬菜或者是我家猫咪的表情,这种见缝插针“播种”下的愉悦种子,让平淡的日子也开出了花。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