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要闻 > 正文
海峡两岸家庭教育论坛在榕举办 专家学者共议家教家风
www.fjsen.com 2015-08-10 22:12:39  陈楠 王帅 刘丽妮 来源:福建妇联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用交流促进两岸家庭对根祖脉的认同

福建妇联新闻网8月10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王帅 校通社记者 刘丽妮)今天下午,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福建省妇联主办,福州市妇联承办的“海峡两岸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福州举办。200多名两岸家庭教育专家学者齐聚榕城,围绕“家教,让人生更精彩——海峡两岸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的现状、价值、发展等方面进行研讨、交流。

家教让人生更精彩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会长陈秀榕在论坛上致辞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了丰富的家庭美德和家庭教育智慧。此次论坛以“家教,让人生更精彩”为主题,共话中华传统文化,共叙两岸家庭教育,共促家国幸福和谐,是两岸家庭教育领域携手同心共谋发展的崭新平台,必将为传承和发展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血脉相连的中华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福建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洪芹在会上发言说,此次以海峡青年节为平台,以“家教,让人生更精彩”为主题,举办“海峡两岸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和海峡两岸亲子互动展示”,就是希望通过交流和展示,推动两岸家庭教育互学互鉴,凝聚两岸家庭共识,进一步增进两岸家庭对根、祖、脉的认同。

吴洪芹表示,福建省妇联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携手打造两岸家教交流平台,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共筑幸福家园;进一步密切两岸家庭互动交往,以“家和两岸亲”为主题,做实海峡家庭联谊品牌,增进两岸家庭的情感融合、心灵契合,做实海峡家庭联谊品牌,增进两岸家庭的情感融合,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代代相传;进一步推进两岸妇女和家庭务实合作,开展妇女组织、产业、团组和乡镇“四项对接”,促进两岸妇女在家庭、教育、文化、体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陆士桢教授接受记者采访。

专家:家庭思想文化建设要有更高要求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台湾南台科技大学博士、学务长王杨智,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学前教育工作者联谊副会长兼秘书长董历,福建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福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伙平分别作主旨发言。

陆教授告诉记者,虽然两岸社会制度不一样,但都属于中华民族,都有非常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台湾因为工业化程度高,在家庭服务等细致方面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内地最大的问题是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下社会建设、思想文化方面的落后,出现了道德建设问题、权利等问题,家庭结构、婚姻念的快速变迁,这样对家庭思想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台湾南台科技大学博士王杨智向在场嘉宾分享了台湾家庭教育发展现状,王教授指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对孩子寄予的期待,是可遇可求的。但是家长应该重新建构内心的价值秤,重新定义龙凤,龙凤并不一定是世俗可见的。”王教授以台湾歌手萧敬腾为例,指出家庭教育应“因材施教”。萧敬腾自小属于“学习障碍型”,“但父母没有强迫他学习,而是发掘孩子的音乐天性,培养他的音乐素养,今天的萧敬腾同样是成功的。”

采访中,王教授也对现在多数学生利用暑期补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不仅是中国内地,台湾的现状,在韩国,日本等其他国家也都是常态。要不要补习,这应该从学生出发,看孩子的天性,而不是一味要求学术、文凭上的更高层次。”不能把“龙凤”归到好的学校,好的工作方向,对孩子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期待。“应该打破传统的观念,不是只有上到好的名校才能在社会上出人头地。”

董历发言中针对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家长而不是孩子,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不当众教育孩子、一定要管孩子而且要会管等八条好家长应该做到的。做一个好家长并不是只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而是抚育孩子。

陈伙平以“虎妈教育引发的教育思考”为主题,分析现代虎妈的教育方式。陈教授指出,虎妈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中国家庭教育的特点,但不是中国家庭教育模式。虎妈的教育方式有硬伤,但也体现了一定的智慧,虎妈教育只是教育个案,其教育艺术的成分可以借鉴,但指导中国教育的方式不具有普适性。

据了解,论坛开展期间还将在海峡会展中心展厅开设榕台亲子互动项目展示活动,展示福州名人家教家风家训、民间工艺操作体验、台湾亲子活动等相关家教项目,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互动相结合的形式,促进两岸家庭教育工作在共建共享中共同发展。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