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要闻 > 正文
致敬乡村女教师
——写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到来之际
www.fjsen.com 2014-09-10 11:28:13   来源:中国妇女报    我来说两句

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一名女同学用手机拍下“萌老师”。

“不求神似,但求有心,让你爱的老师变身卡通萌物!”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颇具创意,用微信朋友圈比较流行的一款卡通头像制作软件,为老师们制作“萌萌哒”的卡通头像。

本报记者 杨睿/摄

9月9日,安徽合肥和平小学的学生在展示自己制作的贺卡。

当日,在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前,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和平小学的学生们将自己精心制作的贺卡献给老师,表达祝福与感恩之情。 新华社记者 张端/摄

编者按

今天是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

在教师节到来之际,本报记者走近乡村女教师群体,真实记录她们工作、生活的点滴:

她们有的不顾自身条件艰苦,把全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有的把自己所有资金用来建学校、找老师,深恐学生失学;有的需要背着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蹚过湍急的水流;有的大病未愈仍然坚守岗位……她们以伟大的母爱之心教育和关爱每一个学生。

她们是教师职业生涯的缩影,也是教师心中有大爱的例证。向她们及每一位教师致敬!并衷心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张桂芳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孩子们在一起。

三尺讲台二十载 为“园长奶奶”点赞

■ 见习记者 张明芳 文/图

“老师,感谢茫茫人海中我能遇到您,赞(大拇指)(笑脸)。”这是教师节一位学生发给老师的短信。

短信中的“老师”就是山东省乐陵市铁营镇闫集村幼儿园的园长张桂芳。她今年55岁,从1995年开始从事幼教工作,如今已经在幼教岗位上走过20个年头。

1995年张桂芳随丈夫回到闫集村探亲,发现有很多六七岁左右的儿童在街上“四处流浪”, “那里的小学就只有三间,还是废弃的牛棚,就更不会有幼儿园了。”当时的张桂芳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些孩子做些事。

于是,张桂芳在当地办起了第一家幼儿园。最初的幼儿园是一间简陋的小土房,后来张桂芳筹资盖起了一间20平方米的房子。但60多个孩子一起学习还是十分拥挤,“孩子们都侧着身子,一个胳膊在桌上,一个胳膊在桌下,一进屋都是紧挨着的小脑袋。”张桂芳叹着气说。当时农村各家的条件都不富裕,10元钱的学费有些家庭也掏不起,有一半的孩子是交不起学费的,张桂芳仍然“来者不拒”。

那时村里都是土路,下雨天泥泞不堪,孩子们行走十分困难,张老师就经常背上背着一个孩子,手里拉着一个孩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路上。

“宽宽的门,大大的床,青青的瓦,白白的墙”。这是孩子们课本中对于幼儿园的描述。这是孩子们的梦想也是张桂芳的梦想。2007年,张老师贷款20万元给孩子们建了新校舍, “我就想让孩子们过得舒适些。”

如今,幼儿园建筑面积达400平方米,6位教师,150名学生,学校有了较好的硬件设施,还拥有了一辆正规校车。幼儿园环境的改善,让张桂芳感到欣慰。然而她又有了新的困惑,“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让我很难给出恰当的答案,我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和教学方法的不足。”为此,张老师亲自去德州参加幼师培训班,想学习城市里幼教的教学方法。回去后,她对其他老师说:“我们这儿就不是幼儿园,我们就是保姆。”

“我的孩子们不会自我介绍,不敢大声讲出自己的想法。这是我教育的问题。”张老师懊恼地说,“如果一直按照我自己的模式教学,我就是在误人子弟了。”

张老师不想这样继续下去,她鼓励自己的老师走出去,接受更多的培训。“希望我的孩子们缩短与城市孩子的差距。”

让张老师无奈的是,专业老师并不愿意来农村幼儿园工作,很多老师来了又走了,“我不阻拦她们,农村的待遇是比不上城市。”张老师摇摇头说。

随着时光的流逝,张桂芳由当初的“园长姐姐”到“园长妈妈”再到“园长奶奶”,自己之前的学生带着他们的孩子来上幼儿园,都会指着张老师说:“来,叫奶奶。”此时是张老师最自豪的时候。

张老师也有自己的遗憾,这么多年来她从没有享受到牵着自己的孙子孙女上幼儿园的天伦之乐。她感觉自己很亏欠他们。

如今55岁的她仍然坚持站在三尺讲台上,张老师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走上讲台,听到孩子们回答问题时洪亮的声音。“放假的时候,我总感觉浑身不自在,这儿疼那儿疼的。一上讲台我就什么病都没有了。”

有一段时间,她离开讲台,幼儿园流失了20多名学生,她回去之后学生们又回来了。张老师很纳闷,一名学生家长告诉她:“我们就是冲着您把孩子放在这儿的,您要是走了,我们孩子就不在这儿上了。”

看到孩子们和家长的期望,张桂芳希望自己能坚持到60岁,她不想放弃自己一生的心血,于是劝服自己的儿媳妇,接自己的班。“我还有五年的时间,我希望接下来能让孩子们拥有自己的舞蹈室,有专门的老师教他们唱歌跳舞。”张桂芳说。

黄明芳在解答学生们的问题。

“只要我在,山里孩子就不会失学”

■ 本报记者 许真学 文/图 通讯员 蔡昌怀

山上的风呼呼地吹动路边的茅草。远远望去,白鹤林小学孤零零地蜗在山顶。

9月7日,记者驱车80余公里来到重庆长寿区万顺镇白鹤林村。这里跨两省三界,北面是四川邻水,南面是重庆长寿区和渝北区交界。白鹤林小学是目前长寿区唯一一所免费的民办小学。

在这个只有200余名学生的小学校里,由于山高路远,12名教职工全部住校,还有50余名学生也在住校,放学后的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从1998年起,16个春秋,这里送走了800多名小学毕业生,如今很多学生都考上了重点大学。

白鹤林小学校长黄明芳今年51岁,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我在16岁那年做了一个我一生都不后悔的决定,那就是当教师。”黄明芳回忆, 1980年,16岁的她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庭贫困没能圆大学梦,在朋友的帮助下,黄明芳在万顺镇院子小学成了一名代课老师。

到了1997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开始施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黄明芳一口气读完了全文,兴冲冲地拉着丈夫跑到自家的承包地里,“这里将崛起一座学校,承载我梦想的校园。”黄明芳东借西凑、托人贷款、冒着被婆家休妻的危险,拆掉了自家的砖房,用于解决校舍建设中材料不足的困境。

“反了!反了!”婆婆晕倒在现场。下定决心的黄明芳并未因此终止办学的念头,为了加快建设进度,未等过渡房搭好,黄明芳就开始拆房,她和丈夫则“委屈”地住进了千疮百孔的工棚。经过近半年的建设,1998年,耗资20多万元的白鹤林小学建成了。

白鹤林小学后来成了白鹤林地区方圆七八公里内唯一的小学校,承载起万顺镇院子、白合、四重等村300多适龄儿童的求学梦,就连四川邻水、重庆渝北区的孩子都慕名而来。“最多的时候,学校有500余名学生。”黄明芳说。

白鹤林小学全部的建筑就是一栋3层的教学楼,教学、办公、宿舍、食堂等多重功能包含在内。

国家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后,学校的所有收入来源只有国家补助的每生每期250元,学校运行经费出现严重短缺。 尽管如此,黄明芳仍然没有放弃。

请不到人,她让大学毕业的儿子、儿媳回校当老师;缺少经费,她拼命压缩开支,自己的工资停发,儿子每月只发七八百元的零花钱。如今学校有7个班,12名教职员工,其中黄明芳的家人就占了5个。“有什么办法呢?只有把他们‘拉’进来。”黄明芳感叹道。

黄明芳的儿子雷欢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做建材生意,每月有上万元的收入。自从学校出现困境后,母亲不止一次找过他回家帮忙, “开始,我挺不理解她。”雷欢说,特别是1998年建校那会儿,家里修得好好的房子拆了,一家人吃住都挤在不足8平方米的工棚内,夏天全家人热出一身痱子。

“现在,我虽然很无奈,但也理解我妈妈。”雷欢说,看到妈妈的认真,看到妈妈为学校东奔西走,看到妈妈为学校背了一大笔债,雷欢知道妈妈舍不得这些学生,不忍丢下他们。“我也是从村里出去的,想起以前上学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真不想让孩子们像我以前那样。”

让人欣慰的是,黄明芳的执著精神感动了村民的同时也感动了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从去年开始,区财政给予了白鹤林小学相应的补助。说起未来和打算,黄明芳说:“只要我在一天,白鹤林小学就不会倒下,山里的孩子就不会失学。”

每天放学,庄巧真都会陪孩子们走一程。

庄巧真:给学生母爱般的温暖

■ 本报记者 吴军华 文/图

9月9日,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奎洋镇上洋小学语文教师庄巧真在镇里召开的教师节座谈会上担忧地说,现在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要不是我们学校去年招了年轻教师,50岁的我在学校就算是年轻教师了。希望能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和待遇,留住年轻教师才能留住一直流向城市的农村学生。

庄巧真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她希望有年轻教师接班,因为她的人生差点止步于三尺讲台。

2006年春季开学后,庄巧真被检查出直肠癌中晚期。手术加上六次化疗,头发都变白了,然而她并没有被病魔压倒,只休息了三个月,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主动要求到校上课。她说:“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几天,只有让命运去安排,当看到来家看望我的学生期盼的目光,我舍不得这些孩子,跟学生在一起,才能放下这沉重的精神负担。”

“跟孩子们在一起,是我生活下去的希望”。手术后的8年间,庄巧真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依然像手术前一样,晚饭后去学生家中家访。在上洋村,许多年轻人都长年在外打工,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当她家访到留守儿童庄小蝶家中时,看到小蝶的家电灯十分昏暗,才知道小蝶为什么完成不了家庭作业的原因。小蝶的奶奶反映:“她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我老了没有办法。”第二天晚上,她买来节能灯,请来电工上门安装在桌子边的墙壁上,让小蝶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

班里近半学生是留守儿童,庄巧真专门为他们成立了学习辅导小组。雨天护送学生们上下学,学生身体不好就带着去看医生,课余时间常与学生沟通谈心……家访的嘘寒问暖给留守学生们母爱般的温暖,有个父母离异的学生真诚地喊她为“妈妈”。说起庄巧真,上洋村很多家长都对她感激不尽。2008年以来,组织上考虑到她的身体情况,曾多次动员她到中心小学担任较为轻松的文书工作,但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她坦言:“我离不开孩子们,跟他们在一起,我才感到实在和快乐。”

学校年轻教师陈爱珍作为庄巧真结对“传、帮、带”的对象,不仅在生活上得到她的照顾,更在专业成长上得到她毫无保留的传授。多少次,她走进爱珍的课堂,听课后对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和意见,提高了爱珍的教学能力;多少次,她认真指导爱珍写好课后反思,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检查批改作业的情况,指导爱珍积累教学经验;多少次,看到爱珍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经验不足,为班级管理伤透脑筋时,她一次次谈心和教导,让年轻教师明白,班主任工作需要创新,需要因地制宜,更需要因人而异。

“上课、家访、带年轻老师就是我的治病良药。”庄巧真把自己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而有规律。她说,我是在与时间赛跑,只要全身心投入工作了,就不会去想疾病的痛苦。乐观的她转移了对疾病的注意力,最终战胜了癌症,每年开学季都准时出现在她朝思暮想的三尺讲台前。

8年间的开学季,在教室里,依然能看到庄巧真老师出现在教室里,忙着给学生们上课、辅导功课、批改作业,这是学生和老师们最开心的事情。

庄巧真的事迹从小山村传到了全社会。2011年,在《光明日报》和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系列公益活动中,她荣获“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2012年,她被授予福建省第三届“杰出人民教师”光荣称号;2013年,她被评为福建省“三八红旗手”;今年教师节,她光荣当选“全国模范教师”。

栾娟在给孩子们讲解课文《山中访友》。

栾娟:选择当教师,便选择了奉献

■ 王德华 本报记者 刘福国 文/图

1997年7月,栾娟从黑龙江省海伦师范学校毕业来到绥化市望奎县恭六中学。17年的教学生涯使她深深地体会了做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感悟了教育的真谛:选择当教师,便选择了奉献。

恭六中学位于望奎县东北边陲的恭六乡所在地,积贫积弱、路路扬尘,多年来一直是校史不见经传、金榜不见高人,学生家长没有信心,上级领导很少光临。

然而,近十年来,这所偏僻的乡镇中学却因一个女教师而名扬全县,很多学生和家长纷纷慕名而来。用该校领导的一句话说:“青年女教师栾娟的到来,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从踏入恭六中学那天起,栾娟就下决心要改变这里的落后状态。但身在偏僻的乡镇学校,栾娟深知仅仅靠自己的无私奉献和热爱还是不行的,还需要过硬的教学本领和一流的学习成绩吸引学生和家长。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栾娟注重学习掌握外地的先进经验与本地教学相结合,她在当地率先推广了“五步教学法”,每次学校开展县、片、校教研活动,她都承担出课任务,得到了同仁的好评。

2003年4月,她参加了全县中学现代课堂教学大赛,取得了语文学科第一名,被评为现代课堂教学能手。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出现一位一鸣惊人的教师,这让当地教育界领导感到惊讶,他们开始对这所乡镇学校刮目相看。

肩负着各级领导的嘱托和学生、家长的信任,栾娟在学校大胆地学习和探索,并且取得了成功。

栾娟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真正解放了学生的身心。她班的教学成绩经常是全县联考第一。她曾六次担任毕业班语文课教学,每次中考语文平均成绩均位于全县前列。

栾娟说:“倾心培育满园果,爱心赢得桃李新。教师这一职业是平凡的,而班主任工作是平凡中孕育伟大。”

栾娟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她本着以爱育人的原则,为学生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爱,并用这种爱诠释了一名女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栾娟每天很早就到班级组织学生自习;晚上放学后,她做学生思想工作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炎热的夏季,吃完午饭后她便赶往学校,陪伴学生午休,确保学生下午上课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即使没有晚课,她每天也要到学校看一看,因为学生是她心中永远的牵挂。

学生劳动时,栾娟总是和他们一起干,因为她知道“身教胜于言教”。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每次考试,班级的成绩都位于学年组第一。

多年来,栾娟帮助了许多贫困的孩子,深得学生家长的好评。每每听到学生家长那些感谢的话,她都会感到很欣慰,她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因为她心中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去关心每一名学生,她要为每个孩子负责。

栾娟用全部的爱心感染着每一名学生,在她的教育下,班上学生个个勤奋好学,知书明理,班级的总体成绩始终名列学年组第一,多次被评为文明班,骄人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栾娟本人当选为全国优秀教师,今年教师节前夕,她获得了黑龙江省第二十六届“乡村教师奖”。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