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性别统计的发展与完善建议 中国的性别统计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1年,全国妇联邀请瑞典性别统计专家赫德曼讲授性别统计,力主使用男女两性相比照的统计指标与数据代替单一性别或无性别的统计。1992年,国家统计局开始引进性别统计的概念和方法,并逐步引入统计工作中。鉴于瑞典在“性别统计”方面的领先地位,1998年中国国家统计局与瑞典统计局签署“加强中国性别统计能力”合作项目。 近30年来,中国的性别统计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能够反映性别差异的、系统性的、操作性强、与国际接轨的指标较少;性别统计方法研究滞后,工作流程与工作机制欠完善;性别统计分析能力薄弱,在数据搜集与反馈、保存与呈现,以及性别统计数据的利用方面都存在不足;性别统计纳入决策主流有待推进等。笔者认为在中国推进性别统计还需要强调两方面的任务。 第一,借鉴国际社会先进的性别统计经验,与国际准则接轨。联合国统计司2015年更新的《性别统计手册:将性别视角纳入统计数据》分四个章节,详细讨论了性别统计的国际准则。首先,性别统计要充分反映社会中与女性和男性相关的议题,关注女性和男性可能未能享有同等机会或地位的特定领域,反映女性所遭受的性别不平等状况,考虑到可能将性别偏见引入数据中的刻板印象和社会、文化因素,数据分析与呈现应充分揭示妇女与男子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其次,“将性别议题带入统计数据”是性别统计的重要部分,而发现具体的性别议题并将其转化为性别统计所需要的数据尤其重要。以教育为例,与政策相关的性别问题是“家庭对女童的教育投入少于男童吗?”将其转化成性别统计所需数据,就是“分性别统计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支出”;将性别问题“女性和男性所学的项目和专业相同吗?”转化为性别统计所需要的数据,即为“分性别和项目统计中等教育的入学情况”和“依性别和专业统计高等教育的入学和毕业情况”;再以劳动参与率为例,性别问题“女青年比男青年更容易失业吗?”转化为性别统计所需要的数据,则为“按性别和年龄统计失业情况”。再次,“将性别视角纳入数据收集”是性别统计的另一重要部分。这一工作远比记录受访者的性别要复杂得多,它需要评价每个阶段的收集数据过程、选择调查或普查所覆盖的问题、问卷或表格的设计、样本的设计、访员和督导员的选择与培训、田野数据收集、数据编码和数据编辑等,关注可能带来性别偏见的所有因素。最后,在数据分析与呈现过程中,性别统计要求使用交叉表,至少要有两个统计变量,其中一个变量是性别,另一个要能体现研究领域的主要特点,若能有三个或四个变量,统计结果会更为理想。 第二,根据中国国情,设计出能够客观反映中国女性和男性的真实处境、切实体现性别差异的指标体系。例如:发现“全面两孩”政策出台对两性劳动参与率、受教育程度、从事无酬劳动时间的影响等具体问题,并将其转化为进行性别统计所需要的数据,确定指标体系,通过具有性别意识的数据收集、分析与呈现过程,使性别统计结果及时、有效、有针对性地反映中国独有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李英桃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王天禹为该院硕士生) |
- 2018-08-24杨蓉:在职场,请先忘记性别
- 2018-08-20性别平等教育“从娃娃抓起”极具先导意义
- 2018-08-13“阴柔之风”盛行是喜是忧,社会需要啥样的性别气质
- 2018-08-07从东京医科大学为女生减分看日本社会的性别歧视
- 2018-07-31清流县里田乡开展性别比专项治理工作专项行动
- 2018-07-31清流县长校镇开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