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媒体关注 > 正文
开学大片刷爆朋友圈 萌娃:哭是眼泪想出来散步
www.fjsen.com 2016-09-02 08:44:24   来源:厦门网    我来说两句

原标题:开学大片刷爆朋友圈 萌娃:哭是眼泪想出来散步

  暖心见面礼高年级赠一年级“卡通萌宠”

“哇!我要抱着它睡觉!”“好可爱!我要把它放在客厅里,让更多人看到。”头上长着鲜绿的枝叶,身穿背带裤,眨着大眼咧嘴笑,“榕宝”一登场就受到一年级新生的热烈欢迎。

昨日早上,园南小学142名一年级新生在开学仪式上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园南小学的孩子们都对学校内外的大榕树有着深厚的感情。六年级同学设计,三年级同学赠出,“榕宝”传递到新生手中的那一刻正代表着榕树精神的代代传承。而当大榕树化身为“卡通萌宠”和新生们亲密接触,更意味着榕树成为孩子们的守护神,将陪伴他们快乐成长。

昨日,开学大片再度上演,剧情精彩纷呈,萌娃们撒泼耍赖的热闹和师长们千叮万嘱的暖心轮番登场。与往年不同的是,大片在微信朋友圈直播得更为热烈,幼儿园里一位哭泣的小萝莉贡献金句:“不是我想哭,是我的眼泪想出来散散步。”被争相点赞,还有家长们变身晒娃狂魔,铺天盖地发图。

此外,今年第一批“10后”进入小学——康乐第二小学有新生277人,“10后”163人,占比58.84%,园南小学新生有142人,“10后”65人,占比为45.77%。

开学第一天 家长疯狂“晒娃”

开学第一天成了不少家长“晒娃日”。许多受访者表示,自己的朋友圈,都被铺天盖地的开学帖刷屏了。

这么热闹,他们都刷了啥?记者浏览了4名受访者的朋友圈,发现这些“晒娃帖”,内容还挺丰富。有“恋恋不舍”型,如“要渐渐地习惯目送她的背影了”、“纠结以后会是谁去接送,能不能抱她去幼儿园”;有“心灵鸡汤”型,如“从刚出生的日夜陪伴、无间的亲密,到他慢慢开始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能体会到龙应台《目送》中对子女成长的描述”;有“感同身受”型,如“好兴奋哦,我们是小学生啦”“离开家庭迈向集体生活第一步,为娘的真是比他本人还激动”;有“开心欣慰”型,如“比想象中的表现要好”“宝贝比我想象中还要棒棒的”;还有“出乎意料”型,“第一天开学就不舒服!请假一天家里休养。”

孩子做得好 老师狂点赞

五彩的吸铁石像星星一样,撒落在墨绿色的黑板上。仔细看,它们还会移动——年轻的女老师,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十来个小组,一颗星代表一个小组,只要小组里有孩子表现好、回答积极,星星就会沿着空旷的黑板,一点点往上升。

这片移动的“星空”,是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的赖莎老师给孩子们准备的礼物之一,为了让孩子们表现得更好,她还准备了彩色贴纸和糖果。一旦孩子表现好,就竖起大拇指,给孩子们点赞,得到3个赞的孩子有贴纸,5个的有糖果。

【提醒】

虽然爱娃心切

也要保护隐私

记者发现,晒娃的家长们无一例外都会配上孩子的图片。但有的“晒娃帖”能让人看出孩子念哪所学校,哪个班级,甚至连孩子的胸牌信息仔细看也能识别。还有一些家长,晒自家娃的同时,把别人家娃也顺带给晒出来了。

对此,民警提醒,家长爱娃心切,但网络有风险,“晒娃”须谨慎,孩子们的隐私也要注意保护。比如,适时打马赛克,设置朋友圈权限,不透露孩子个人信息,取消定位信息,甚至定时删朋友圈照片等。

【现场】

离开爷爷奶奶

孩子直掉眼泪

开学第一天,蔡蔡(化名)在厦门市第六幼儿园门口,却和爷爷奶奶哭闹起来。保安叔叔想拉住他,蔡蔡甩手就要往回走,喊着“不去”“不要上学”。

可是劝他的大人越多,他就越生气,爷爷奶奶都拿他没辙。老师赶来,蹲下环抱住他。但蔡蔡还是乱转,想挣脱,眼泪直直往下流。问他为什么,蔡蔡只是激动地支支吾吾。

折腾了半小时,老师只好抱起他,回到保安室,慢慢安抚他。“小班很少来,所以,上中班了,他的分离恐惧症还比较严重。”老师也有点头疼,一个上午,蔡蔡都没能被安抚下来。

“活宝”双胞胎 现场演对口相声

“我们的衣服一样,鞋子一样,就是脸不一样。”眼前两个小家伙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是双胞胎,却招来一众“质疑”。“妈妈说,我们是两个卵子生的。”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两个小家伙异口同声地开始科普。他们俩就是今年进入园南小学读一年级的刘子琰和刘子源。

“双胞胎就是要在一个班级呀!” 话匣子一开,哥俩好的他们更像一对相声演员,无时无刻不在互相吐槽,互相接话。“你们的生日是什么时候?”“2014年……”“什么2014,人家问的是出生日期。”哥哥刘子琰的话头一下被弟弟刘子源接了去,弟弟思考了一下说:“2009年8月24日。”滔滔不绝中,两人更是自曝家丑:“我们很调皮,妈妈说她被气得血压高。”“对啊,说是打了两天……”“点滴!”“嗯!”哥俩说,他们对小学生活既期待又紧张。

【佘峥说事】

每个人的百分之百

本报记者 佘峥

昨天一大早,园南小学校长庄莉在朋友圈给老师留言:你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都是某些人的整个世界。

这其实是这几天社交媒体广为散发的一则“鸡汤”的摘要。大意是,从物理学和数学角度,对于教室里的四五十名孩子,老师只能投入四五十分之一的精力,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孩子是他们的百分之一百,“这些人”指的是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因此,当老师清楚这个事实,就会明白,当你用四五十分之一的精力,去关照那些人的百分之一百时,他们肯定会有担心、疑心和戒心,因此,你就不会再为家长们的“挑剔”、“多疑”、“多事”、“矫情”而斤斤计较、委屈难平。

事实上,这则鸡汤说的还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说,凡事要从有利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这是我们现在教育所欠缺的。我曾经参加一个活动开幕式,安排了表演,结果,表演者是对着领导表演,屁股对着活动的主角——学生。

当我们审视我们的教育,的确会发现很多我们熟视无睹的教育行为里,孩子并不是教育者第一个想到的人。

不过,昨天,我也在想,在老师们提醒自己: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都是某些人的百分之百时,家长是不是也要想想:孩子的老师,他们也是某些人的百分之百?那些人是他们的爸爸妈妈、丈夫妻子以及孩子。

我们的教育咨询平台,几乎每天都在接到家长们的抱怨:为什么老师要那样安排? 那样打乱了我的时间安排;有的家长,不管什么时间,拿起电话就打给老师。

“鸡汤”最后说,解决四五十分之一和百分之一百的矛盾其实很简单,老师的精力可能只是四五十分之一,但老师的爱,却可以和孩子的亲人们一样百分之百。

虽然很有道理,但是要那么博爱,还真不容易。我倒是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意识到:你的百分之一百无法成为对方的百分之一百,或许,“多疑”、“多事”、“矫情”就会少了很多。

(本版文/本报记者 黄小芳 林路然 佘峥 见习记者 兰京 本版图/本报记者 黄少毅 见习记者林铭鸿)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