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媒体关注 > 正文
女子照顾亡夫前妻父母19年 感动邻里乡亲
www.fjsen.com 2012-01-04 08:05   来源:重庆晨报    我来说两句

嫁入特殊家庭,挑起重担

杨德碧照顾老人的故事,还要从19年前说起。

1992年,22岁的杨德碧与27岁的邻居吴明超喜结连理,而坐在高堂上的,除了杨德碧的双亲和吴明超的父亲外,还有吴明超前妻的父母(刘永禄和王光明夫妇)。

在婚礼酒席上,亲戚朋友、邻里乡亲在贺喜的同时,也在犯嘀咕:“吴明超娶了杨德碧后还会留在前妻家赡养前妻的双亲吗?杨德碧会接受吴明超的岳父母组成的特殊家庭吗?……”原来,在与杨德碧结婚之前的1989年,吴明超已与刘永禄的幺女儿结婚,但结婚不到一个月,妻子便出走,吴明超随后承担起了照顾岳父岳母的义务。

村民们很快就发现,他们的疑虑多余了。吴明超结婚后,他选择了“留守”,杨德碧也“走”了进来。结婚第一天,杨德碧就给“公婆”换上了新床单、铺上新垫絮,还抱了一床新铺盖,叫了一声“爸妈”,很快就融入到了这个特殊的家庭。

为了改善拮据的家庭状况,婚后夫妻俩决定,吴明超出去打工,杨德碧一人在家。当时两个老人都是60岁高龄,而且体弱多病,已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家外、田间地头全靠杨德碧一个人负担。

平日里,杨德碧早早起床弄好早饭给“公婆”吃,然后就扛着锄头、挖土种菜、挑粪施肥,别人一家人做的事情,杨德碧一个人做;回家后还要洗衣煮饭、剁草喂猪。到了农忙时节,她更是天不见亮就起床,弄好早饭,草草吃上一碗,把“公婆”的饭焖在锅里就出门干活了;栽秧时为了赶节气,打谷时为了抢天气,她常常是渴了喝口井水,饿了强忍着,累了在田埂上坐一会儿,夜以继日地干着农活。

“好媳妇”感动邻里乡亲

除了勤勤恳恳干农活,杨德碧也用自己的方式奉养着“公婆”。给“公婆”摆龙门阵是她每天的必修课,讲讲吴明超打工的情况,谈谈地里庄稼的长势,说着说着两个老人就会心地笑了,看着“公婆”脸上的笑容,杨德碧一天的劳累也淡忘了。

吴明超在外打工,他省吃俭用积攒一些钱在栽秧打谷时寄回家来,让杨德碧雇人干点粗活重活,以减轻劳动量,但杨德碧却瞒着丈夫自个儿干完所有的活,把雇人干活的钱节省下来为“公婆”改善生活、添置衣物。老人的生日,她熟记于心,老人每年生日时,她都会精心准备一桌丰富的菜肴。

逢年过节,她都会准备一些好吃的,叫上自己的父母和“公婆”一起团聚,让老人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温馨。

2001年,69岁的公公刘永禄得了肺结核,咳嗽、痰多、盗汗、全身无力,当时丈夫在南川打工,婆婆也已是72岁高龄,照顾公公的任务就落到了杨德碧一个人身上。她每天干完活就守在公公床边,为公公递水喂汤、熬药送饭,并服侍公公的起居,三天两头还要到镇上为公公抓药。在杨德碧的细心照料下,公公康复了,但她却整整瘦了六斤多。“还是我们碧儿好,比亲闺女都好!”事后提起这事,公公都对杨德碧赞不绝口。邻里乡亲看在眼里,也都被杨德碧感动了。

杨德碧最幸福的时候莫过于吴明超在家的日子,她会特意赶场买点荤菜、打点小酒,一家人围着桌子有说有笑。看着身体健康的双亲、旁边可爱懂事的儿子,吴明超感动地说:“德碧,我不在家,辛苦你了。”就是这句话,让只有小学文化的杨德碧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在杨德碧心里,她觉得全家人其乐融融就是最大的幸福,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丈夫走了,她再次“留守”

好日子总是过得太快。2007年1月,吴明超在煤矿打工时不幸瓦斯中毒死亡,消息传到家中,犹如晴天霹雳,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一家人的经济来源断了,全家人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

丈夫走了,丈夫前妻的双亲还和自己有关系吗?自己还需要服侍丈夫前妻的父母吗?安葬了丈夫,杨德碧擦干眼泪,毅然再次选择了“留守”,继续肩负起这个家庭的重担,一如既往地服侍“公婆”。她的理由只有一句话:“我不能丢下他们两个老人不管啊!”

屋漏偏遭连夜雨。就在丈夫死后不久,公公刘永禄的白内障突然加重,眼睛连一米外都看不清楚了,到2009年6月动手术之前,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杨德碧日复一日地为公公穿、脱、换、洗,每天把做好的饭端到公公面前,把饭菜夹进他的碗里。

2010年婆婆王光明得了重感冒,身体状况急剧下降,但她怕杨德碧花钱,坚决不吃药不打针,杨德碧急得没有办法,硬把婆婆拽到医院输了3天水。看着杨德碧每天100多元地花钱,婆婆眼泪止不住流下来了。她说:“碧儿,我们不花这冤枉钱了,我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咱回家吧!”这一次,杨德碧没有听老人的,前前后后花了500元钱,把婆婆的病治好才接回家。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