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组织改革的热点、重点与难点
主要难点 1.如何有效解决基层基础薄弱问题? 当前,群团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基层基础薄弱、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基层基础薄弱表现为:一是基层“缺人”;二是基层“缺场所”;三是基层“缺经费”。面对基层基础如此“缺乏”,因此,群团组织改革既要重点解决此问题,同时还需努力突破在基层基础建设环节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人、场所、经费不易解决,让人尽其才、场所与资金尽其用,动员群众有效参与;撬动社会投资,更难。 2.如何有效扩大群团组织覆盖面? 随着群众就业、生活、聚集方式日益多元,再加上有些群团组织选拔人才广泛性和代表性不足,群团组织覆盖不到、覆盖不全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扩大群团组织有效覆盖,是现阶段群团组织改革面临的难题。群团组织改革难以全面覆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工业园区、创客园区、孵化园、专业市场、商圈、楼宇、重大项目工地等区域,聚集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以及自由职业者、流动人口、农民工等,是群团组织难以覆盖的盲区和“飞地”,以及“重精英轻草根”的人才选拔方式,群众感受不到群团组织的存在,党的形象和影响力受到影响。二是由于社会结构和群众生存形态日新月异,这一变化使得群团工作艰巨。群团组织要根据这些变化不断改革服务新观念和新理念,不断提升服务意识,根据需求改善工作模式与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内容。群团组织改革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就推动群团组织生态创新而言,如何使改革模式有效、快速适应时代要求,以解决群团组织人才选拔的广泛性和代表性问题,是一个难题。 3.如何有效开展网上群团工作? 群团组织改革强调组织基本职责、突出工作主阵地。强化群团组织代表和维护群众利益、联系服务好群众的职责,这是群团组织群众性的重要体现。特别是针对农村青年大量外出、“三留守”人员众多、城市农民工和新兴群体涌现等新情况,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自明确了重点工作对象和工作主阵地,希望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群团工作新格局。但以重点服务对象农民工为例,由于多数第一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有限,对于互联网知识了解较少,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应用难度较大,因此对打造新型网络群团组织,建设网络工作阵地而言,是一种挑战。 (杨丽,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副教授、博士;曾树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研究生) |
- 2016-01-15莆田市妇联主席林惠玉调研“妇女之家”工作
- 2016-01-15明溪县妇联立足“五一个”打造家风建设特色品牌
- 2016-01-15王秋梅:推进女性社会组织建设 省政协妇联界别开展调研活动
- 2016-01-15厦门市妇联扎实开展办事公开、文明创建工作
- 2016-01-15南平市妇联学习传达省委、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