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要闻 > 正文
法官妈妈的理性与温情 ——记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庭庭长詹红荔(上)
www.fjsen.com 2011-11-07 15:27   来源:中国妇女报    我来说两句

女法官的责任感

“又是一起少年盗窃案。”掩上卷宗,詹红荔叹了口气,心情很不好。

被告人是一个叫小李的高二学生,被控偷了同学家的一台笔记本电脑。

为什么一定要移送起诉并收监呢?詹红荔有点儿想不通。

“詹法官,我还能回到课堂吗?我还有希望吗?”在看守所,眼泪汪汪的小李的这句话,一直在刺痛着詹红荔的心。

小李的父母在南平打工近十年,全家四口租住在40 多平方米的棚户屋里。在出租屋里,詹红荔问小李的父亲,为什么不去申请取保候审呢?小李的父亲一脸愁容:“派出所和检察院说,我们户口不在这里,也没有住所,担心取保后找不到人,也没有人愿意担保。”

詹红荔知道,像小李这样的外来未成年人,很多办案机关都担心,一旦取保候审或判缓刑,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失去控制。但是看守所的“染缸效应”,让詹红荔对这个涉世未深的少年的未来更为担心。

詹红荔让小李父母给小李办理了取保候审,并让孩子回到学校上课。她还在担心,如果判了缓刑,帮教的问题如何落实呢?

为此,詹红荔找到小李父母暂住的社区,联系了社区内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恳请他们做了小李的帮教人。

小李渡过了缓刑的日子,顺利考上了大学。

詹红荔知道,如果小小法槌轻易落下,沉重的判决就会成为一生甩不掉的包袱。这让詹红荔非常揪心。她想对小李这样一时失足偶犯轻罪,事后又能够真诚悔过的少年,能否在侦查、起诉阶段就分流处理,能行政处罚的,就不移送起诉;能附条件不起诉的,不移送审判。这样既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也把惩罚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实现挽救的最好效果。

詹红荔积极呼吁,建议得到了公安、检察机关的认同。目前,南平公安和检察机关已经开始尝试少年轻罪处理的新办法。

凭借多年的审判经验,她对少年审判总结出自己的准则,“三三九不工作法”,即:

三个不开庭:对案件的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对被告人成长背景没有调查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对犯罪危害没有足够认识的,不开庭。

三个不轻易: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被害方没有得到精神抚慰,达不成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非监禁刑,但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

三个不松手:入监后延伸帮教不到位,不松手;回归社会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落实的,不松手。

詹红荔坚守少年审判岗位已9年,她所审结的近5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1140 多人,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

詹红荔常说,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挽救一个家庭就为社会增添一分和谐。

她清楚地知道,面对法律,在温情与理性之间,执法者真的有一个可以把握的平衡点。

女法官说,那个平衡点,她会一直去寻找。(文中涉及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