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各村的妇女都是零星来和我联系业务,联合村妇联成立后给我帮了大忙,在各村妇联的组织下,生产组织更加有序,我的工作开展得更顺利了!”日前,在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大泉沟村,聊起联合村妇联成立以来村里发生的变化,联合村妇联主席韩小琴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属于牧区,各乡镇、村距离远,面积大,人口少且很分散。在基层妇联组织改革中,肃南县结合农牧民集中定居和生产生活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实施改革。以马蹄藏族乡大泉沟村为例,妇联改革中,该乡打破行政村界限,以大泉沟村这样的强村带动其他发展较弱的村成立联合村妇联,形成了几个村的妇联共同开展工作、共同促进妇女发展的局面。 韩小琴就是在大泉沟村妇联改革中当选为联合村妇联主席的。 大泉沟村坐落于祁连山中,是肃南县比较偏远的村,这里海拔高、气温低,交通不便,非常闭塞,村民们主要以牧业、农业为主。农闲时男人们外出打工,妇女则很少出门。除了守着山里的薄田和几头牛羊,过去这里的妇女再没有别的营生可做。 上过中学的韩小琴算是村里有文化的人,她有想法,敢想敢干。早些年,她就不顾家人的反对做起了小生意。后来,心灵手巧的韩小琴结合马蹄藏族乡的旅游热搞起了手工刺绣。2011年,韩小琴资金周转困难,正是在县妇联的扶持下,借助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支持,她的刺绣事业才获得转机。2012年,韩小琴成立了合作社,2015年正式注册成立了公司。合作社主要负责生产加工,公司负责设计销售。山村里没有别的企业,也没有其他赚钱的门路,韩小琴的刺绣合作社便吸引了本村及临近村的许多妇女加入。 “在我们山里,女人一般只在家里操持家务,是不出门的。但眼看邻居家的媳妇在韩小琴的合作社干活儿赚到了钱,家里人也就不反对我来这里干活儿了。”一名在刺绣车间上班的妇女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 “道理很简单,媳妇伸手向丈夫要零花钱,有的丈夫不给或者也没钱。如今妇女自己可以在家门口赚钱,谁不愿意来呢?”韩小琴说。 近年来,随着刺绣作品订单越来越多,合作社和公司的用工需求和生产规模都亟待拓展。就在韩小琴为合作社如何进一步组织扩大生产想办法时,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再次为她助了一把力。 在当地基层妇联组织改革中,马蹄乡以大泉沟村为主、邻近的二道沟、徐家湾等7个村成立了村妇联,并以这7个村妇联为基础成立了联合村妇联。在这次改革中,韩小琴顺利当选联合村妇联主席。 “改革中,我们积极推荐了像韩小琴这样有带动能力、热心于妇女工作,并且是我们妇联培养的带头人作为联合村妇联主席候选人,希望她们能真正发挥作用,带动这里的妇女增收致富。”县妇联主席喇燕霞告诉记者。 1月6日,记者在韩小琴的合作社加工车间看到,身着统一的民族服饰、清一色的女工们正在进行流水作业,她们有的在缝纫机上加工绣品的部件,有的进行组拼加工、有的在进行绣枕填充等,干得热火朝天。据韩小琴介绍,这些女工都是来自本村或邻村的妇女,每天固定在这里上班的有十几个人。此外,更多妇女则在家里进行绣片加工。工人们的报酬根据技术含量、分工、工作量的大小计算。 “我在家门口一年能挣到2万到3万块钱,村里还有好多姐妹在家里加工绣片,都是我们各村妇联组织起来的!”正在车间工作的女工杨福存高兴地说。 杨福存是临近村的妇联主席,平时除了在合作社上班,还和其他妇联主席负责培训、组织动员村里的妇女在家开展绣品的部件加工,据了解,联合村妇联的各村共有近300名姐妹在家里加工绣片。 从合作社到公司成立的几年时间里,韩小琴共组织带领附近留守妇女务工1200人次,累计收入达到140多万元,大大增加了附近村妇女的经济收入。依托合作社,公司还举办了“陇原巧手”培训班,培训妇女4500余人次。 “联合村妇联成立后,在各村妇联的组织下,姐妹们的培训、组织发动工作更加有序,对公司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希望我们的公司、合作社越做越好,让我们山里的姐妹们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活出自己的精彩!”韩小琴对今后的发展信心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