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
我们不了解他的感情生活 但可以证明他说的是事实
“我们不了解他的感情生活,但我们可以证明,他说的其它情况都是事实。”昨日在看到关于“情圣”的报道后,杨忠渭当年的战友、从四川省气象局退休的马玲隶婆婆主动致电成都晚报。原来在1951年,上海共有150名十六七岁的孩子响应号召,参加西南军区气象干部训练班第二期培训。虽然后来去处不同,他们还是相约每年聚一两次。
马玲隶说,她作为聚会的联络人,每次只能将电话打到川大的收发室,通知杨忠渭参加。杨经常缺席,即使来了,也来得很晚,吃了饭就走,话还不多,“问一句答一句”。虽然对杨了解不深,但她评价:“用我们上海话说,他是有点‘神戳戳’的,但是我觉得他这个人很聪明。不然我们这批人能上大学的很少,偏偏就有他呢?”据她说,当年的战友很多都当过气象局的一把手,考上大学的战友中,还有人成了院士,没想到杨忠渭的晚年生活如此不济,让她觉得非常辛酸,“我们已经商量好,一定要找个时间到医院看看他。”
老领导:
他当初常对我定时汇报思想 但从未提过喜欢谁
马玲隶还提供了另一位战友谢永苞的电话号码。谢说,培训结束后的1952年5月,他、杨忠渭和另外一人被分到了西藏,“只有思想好、表现好、业务好的,才能到最艰苦的地方。”由于西藏大雪,道路中断,才改派到峨眉山实习——在千佛顶,当时为了开辟西藏航线,要建一个高山站。三个人昼夜值班,即便已经冷到零下20多℃,也要每隔几个小时就发报一次,提供监测到的数据。“杨忠渭的表现比较好,而且组织性纪律性比较强。”谢永苞这时忍不住笑了起来,“当时我们都是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团员,由于我是副书记,他每个星期都会准时向我汇报思想。我都在想,哪有那么多可以汇报的呀!”
关于杨忠渭的“个人问题”,谢永苞说,在汇报思想时,杨忠渭从来没有提过喜欢谁,他也没听说有蔡体行这个人,等到他1954年因病调至绵阳,他想到依然坚守峨眉山的杨忠渭不好找对象,曾给杨介绍过一位女同志,但因双方都没对上眼而不了了之。之后,他们的联系就渐渐少了。
C 谁来关爱老人?
不管爱情故事真不真
老人的热心与可怜
触动了身边人
现在,杨大爷居住的小区还是老式的红砖房,据称他家只有一二十平米。
“他干儿干女经常住在这里,有个干女儿还有娃娃,就喊他爷爷。”邻居说,杨大爷在没生病前每天早上都把孩子架在脖子上四处转悠,对娃娃特别好。
按照杨忠渭之前对记者的自述,他把自己的钱给了“干儿干女”后,就只剩一两百元了。这些“干儿干女”共有十多个,20岁左右,都不是学生,而是“社会上的知识青年”。杨忠渭为此逼得自己在食物中克扣,才导致了营养不良,但他依然毫无怨言,“我就觉得自己有能力,就尽量帮助。”
川大收发室的陈科长说,杨大爷的英语很不错,多年来为收发室帮了不少忙,只是偶尔也帮倒忙。“有的信寄错了地方,他也要给别人送去,不管远近。遇到是广告类型的信件,他还会被人骂多管闲事。”他还提到,杨大爷很节约,一块蛋糕要吃好多天,“学校里很多老师都知道他的情况,经常给予他帮助。”
发帖的人压力大 信帖的人受不了
杨忠渭老人的“爱情”曾感动了无数网友,在成都晚报记者探访老人、还原事实真相后,不少网友表示“难以接受”,“几百年才能听到这么一段童话,没想到却是大伙的臆想!”
记者调查
故事是这样发酵的
这个“凄美童话”是怎么“出笼”的?故事是怎样一步步演变而成的?昨日下午2时46分,川大文新学院王红老师在博客中发表博文《好事真的“难为”吗》(以下简称《好事》),记录了她所了解的“关爱送信老人”活动始末。“刚过去的暑假里,看到我教过的一个女生的心情日志,说终于知道送信老爷爷是谁了。”这是王老师《如事》文中的一句摘抄,文中,她大致讲述了这名女学生在学校收发室拿信时,听说杨老长期义务送信的一些事迹,随后,女生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心情日志”。
【8月26日】
下午3时许,人人网上的“常识报刊亭”用户中,张观妙同学发表了《【关爱在行动】川大的送信老人——杨忠渭》一文,“该日志在校内得到热烈响应,不断被分享、转载,帮助老人志愿者报名迅速满额……”王老师在《好事》的博文中提到,“周五”(也就是8月26日),在外地的她接到女生的电话。电话中女生说,她的心情日志在转发过程中逐渐变了样。“……(她也不知是怎么被添了些细节),‘听说’的情感坎坷成了确定无疑,杨老师等的信也成了确定的当年恋人、未婚妻许诺的信,还有老人因此终身未婚等等‘感人’情节……”
在博文中王老师还提到:“当事学生为拒绝采访,换了手机号,删了人人网的心情日志,希望一切回归原点……”
【8月28日】
凌晨1时许,“常识报刊亭”发表《【关爱在行动】看望送信老爷爷》的文字。而同一天,王红老师又接到这名女生的“求助”电话。因为女生所写的心情日志被国内外一些媒体“利用网络材料在没采访当事人的情况下做了报道”。“这次真的要哭了……”这是王老师在博文中形容女生给她打电话时的状态。
【8月30日】
晚上10时许,志愿者负责人在“常识报刊亭”中发表文章《【关爱送信老人杨忠渭】之好事难为》,其中提到了媒体蜂拥而至关注此事,以及后来的各种影响,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 2011-08-30被父烫伤女孩获捐款超200万 有律师称应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