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何炳进 实习生 薛尧)7月4日,腾讯公司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宣布推出并试运行全新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通过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对未成年用户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伴随着游戏的火爆程度,乱象也接踵而至。记者从厦门市仙岳医院了解到,随着暑假来临,担心孩子沉迷《王者荣耀》而前来咨询的家长越来越多。 在厦门玩《王者荣耀》游戏的未成年人多不多呢? “这个游戏出现也就一两年吧,此前从未见过那么多家长因一款游戏咨询这么多问题的。”厦门市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负责人李韵告诉记者,有时一天接诊8个前来咨询的家长,有4个都是担心孩子沉迷《王者荣耀》。 有十年工作经验的李韵发现,十年前,大多数家长来咨询的都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孤僻等问题,近几年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家长担心孩子网络成瘾的问题。近年来,每年到仙岳医院治疗网瘾的未成年人也有上百人。李韵介绍,在仙岳医院治疗的网瘾未成年人90%是男生,但女生沉迷游戏也不让家长省心。 【提醒】 网络成瘾重在预防 每天上网时间要控制 暑假是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高发期,李韵建议未成年人每天的上网时间要有控制,“对于小学生来说,建议每天上网2-3小时;中学生3-5小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们约定好上网的时间,也可以采取多退少补的方式,让孩子感到公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瞿晔说,多数孩子迷恋上网络游戏,都是因为在现实中无法得到家长、老师、朋友的认可,只有在游戏的世界里才能找到自信。 判定一个孩子是否有网络成瘾,一定要经过正规医院或机构确诊,不要随便把这顶“帽子”扣在孩子头上,否则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心理暗示,也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孩子身上的问题,其实就是家庭问题的缩影。家长应该带领孩子放下网络,走出家门,拓展孩子的视野,开辟自己的朋友圈,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瞿晔建议道。 “并不是说天天玩游戏就是网瘾,对于网络成瘾的诊断与鉴别目前并没有公认的标准。”李韵称,有些只是过度使用网络,还未达到需要治疗的程度。 【案例1】 被家长断网他竟拿刀威胁 家长管控严格,15岁的小王(化名)上高一前从未接触过网络。直到一次做作业时,老师建议用网络查资料,家长不得不将办公电脑给他用,结果就像打开了“潘多拉之盒”。 “他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家里没得玩就偷钱去网吧。”小王的母亲担心外面不安全,最后妥协买了一台电脑放家里。从此,小王几乎是废寝忘食地玩,晚上通宵玩,白天睡觉,高二时甚至不去学校,关在房间里不出门。家长试图断网,小王竟从厨房拿了把刀剁在木桌上示威。 “这是典型的网络成瘾。”李韵告诉记者,小王今年4月到仙岳医院治疗,一离开网络就表现出急躁、焦虑等情绪。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小王渐渐打开心扉:沉迷网络并不仅是好玩,还为了回避社会关系。小王称,学业压力大,跟不上时就通过网络来逃避,通宵玩则是为了躲避白天父母的“闲言碎语”。 在医生的帮助下,小王逐渐意识到网瘾的危害,最终完成治疗,继续回校上课。 【案例2】 女孩玩手游 两天花6万多元 13岁的小梅(化名)因身体肥胖,上小学时因受不了同学异样的眼光而待在家里。久而久之,玩手机游戏成了她主要的日常活动。 有一天,家长手机不断收到扣款短信,原来是小梅通过绑定的父母信用卡消费了游戏装备。父母找小梅谈话时,小梅主动认错。过段时间,小梅又继续消费起来,有时候是凌晨一两点,一次消费数百元。今年初,为了玩手游,小梅甚至闭门不出,短短两天刷了父母的信用卡6万多元。 眼看小梅沉迷其中,又花费不菲,父母把信用卡解绑。不料,小梅竟独自坐在窗台上,念叨着“活着没意思”,吓得父母又重新给绑定信用卡。 小梅最终也被送到仙岳医院治疗。小梅告诉李韵,她不去学校是认为没人喜欢她,而在游戏世界里她很厉害,很多人夸她技术好,让她重新找回了自信。 给孩子做个测试看看是否有网瘾? 厦门市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负责人李韵表示,对于是否成瘾,可以参考美国心理学会评估网瘾的鉴别标准: 1.每个月上网时间超过144小时,平均一天4小时以上。 2.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 3.无法抑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4.上网是为逃避现实、戒除焦虑。 5.不敢和亲人说明上网的时间。 6.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的问题。 7.上网时间往往比自己预期的时间久。 8.花许多钱在更新网络设备或上网上。 9.花更多时间在网上才能满足。 凡有5项以上的回答为“是”,可说明上网成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