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要闻 > 正文
再谈晋江“四点钟学校”经验
www.fjsen.com 2017-05-10 09:45:36   来源:人民网-传播频道    我来说两句

晋江是一座现代化品牌之都,全市有46家上市大型企业;晋江人历史以来,以“爱拼敢赢”的发展势头,在每一个前进的浪潮中,晋江人的精神,铸就了丰厚的“晋江经验”。这座与外来人口渊源深厚,年轻,充满活力,充满挑战的,每天都在创造新奇迹的新城市。正如晋江人电影《托付》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片热土,真正做到了让每个创业务工者,和本地人享有同等待遇,建好“家”,安好“家”,携手为这个值得托付终身的“家”铸“梦”。

发展印记

晋江开放、包容,实行人才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涌入晋江,给原本这座朝气、蓬勃的城市注入新鲜血液,近些年晋江政府出台的许多政策覆盖外来人员基本权利保障。凭借居住证,在晋江的外来人员可享受义务教育、社会保险、公职人员招聘等市民化待遇。其中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同等享受到政府提供的12年免费教育。2013年4月,晋江市委、市政府主动作为,以儿童福利为服务理念,在梅岭街道竹园社区启动“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民生项目,创造了福建省首个政府购买专业社工服务来支持“四点钟学校”的项目。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要服务对象,由晋江市妇联为项目指导方,依托社区、企业、学校开展课业辅导、互动游戏、兴趣培养、成长教育、亲子关系调试等免费公共服务,逐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为外来“安家”起到积极作用。

一组数字报告,回望晋江儿童之家的发展印记:

2014年,“四点钟学校”从原有10个试点的基础上,增至15个试点单位。2016年6月,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来晋调研,对“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项目给予充分肯定。2016年,晋江市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中来晋务工人员子女21.6405万人,占59.26%,比春季的21.311万人增加3295人,增幅1.55%。2017年“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继续纳入晋江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晋江市财政每年拨付项目专项经费:其中2013年35万元购买10位社工服务10个试点单位,2014年60万元购买15位社工服务15个试点单位,2015年120万元购买20位社工服务15个试点单位,2016年120万元购买20位社工服务15个试点单位,2017年500万元连续4年每年新建5个四点钟学校。项目创建至今共服务371979人次,开展社区活动和主题活动1059场,小组活动225场,个案服务114次,志愿者活动751场,营造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实现“家庭和谐、村(社区、企业、学校)发展、社会进步”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

帮“家”、建“家”

晋江市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项目,通过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突破了传统儿童工作缺乏所必需的专业服务手法以及可支配资源有限的难题,从而形成“社工—村(社区)/企业/学校—家长”多方联动参与的责任制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探索建立了新型儿童工作格局。这种模式和格局形成了妇联与社会组织或个人多向选择、联动共赢的社会化运作机制。

晋江市委市政府为儿童之家的建设倾注大量的人力财力,“建家容易,守家难”,一个好的政策平台,永远脱离不了正确的操作规程和管理模式,在这个全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1:1的城市里,以小家管大家,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硬仗战场,儿童之家自建立以来,政府领导深入关心指导,不间断的组织调研,同事也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慷慨之举。“儿童之家”建立,政府引导,坚持定期实地走访,市妇联每月对3-4家试点单位进行走访,了解试点单位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促进项目顺利发展,同时指定专人跟踪项目进程,充分发挥镇级妇联作用,及时掌握项目运作情况,跟进日常工作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沟通协调。

守好一个家,管好一个家,在于民心一致,各取所长,其利断金。近年社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的发展关注,“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得到了多方的关心与帮助。维护好这个大家,晋江市妇联深入工作内涵,一是发挥高校社工人才资源的资源合作,既为项目运作提供指导,也有助于社工队伍素质的提高。二是发挥社会各界志愿者的作用,通过“社工引领义工”模式,既补充了人力资源,也丰富服务内容。三是结合本土社会资源的作用。积极整合试点单位及周边现有的青少年宫资源、学校资源、社区内退休老教师资源为“四点钟学校”的学员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培训。

在“儿童之家“实施过程当中,管理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问题势必层出不穷。“四点钟学校”依据项目要求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开展了针对学员成长过程共性问题的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针对学员个体成长或生活实际问题开展了个案工作,不同程度解决了学员成长中或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心理健康辅导为儿童之家的建设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广泛结合于社会外界资源“社工+实习生和志愿者”的联动模式,充分发挥高校社工人才资源和社会各界志愿者的作用,善于挖掘当地社会资源,丰富儿童的课余生活,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四点钟学校”四年多的发展历程,引导,社会介入,从中挖掘各试点单位的有效资源和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一校一特色”模式。如晋江市磁灶镇岭畔村四点钟学校经过逐步探索发展为“陶艺文化特色学校”,深度挖掘陶艺文化的特色资源,将服务与当地文化充分融合,开创陶艺学习治疗的特色个案手法,并结合小组工作,培养一批学员成为小导游、小小制陶师,从而实现陶艺特色到陶艺文化特色的转型,赋予了四点钟学校更深层次的内涵。梅岭街道竹园社区四点钟学校则以“有效链接资源,注重智力开发”为特色,开设“思维导图”和“记忆力训练”等专业课程,结合社会工作专业手法,从而协助学员找到快乐学习的方法,提升学员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不定期地进行家庭走访、家长课堂、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结合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等专业理论,运用个案、小组、社区三大工作方法与家长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家庭教育,有利于促进儿童与家长的正向互动,给予家庭教育更多的启发和可能。

爱心传承计划,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孩子说,家是一颗甜甜的糖,能冲淡摔跤时带来的阵阵疼痛…晋江市“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项目的创建,让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受益,“以前暑假孩子在家都是玩电脑、看电视,今年把他送来四点钟学校,不仅能学习新东西,还能结识新玩伴。”学生吴梓睿的妈妈表示,她平时自己做点小生意,没时间照顾孩子,现在只要每天早上把孩子送过来,下午再接回去就行了,她一天工作都很放心。来晋务工人员常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和生活,从孩子放学到家长下班这段时间更成为管理上的真空,频繁发生的学生安全事故让人忧心。晋江市“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项目的创建,不仅缓解了双职工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在暑期的管理真空压力,更是通过各类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方式,改善了儿童暑期成长环境,让孩子们有了一个安全、快乐、富有意义的假期。同时,服务对象也由最初的小学生,延伸至家庭、社区和社会,服务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明显提升,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成为全国各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践实习的好项目。

小小时间差,谁来破解它。一个真空,晋江市妇联整整修补了四年,爱心在这座充满正能量的城市延续,晋江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人才发展强市,推出的《生根计划》为更多的创业者办理了“绿色护照”,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涌入晋江,建造一个新奇迹的晋江,书写新的晋江的经验。记者在采访得知,晋江市妇联,联合政府其他部门,整合资源,组织策划,立项了一个《少年传承计划》将本土特色、闽南文化积淀,普及更多的外来人口子女和家庭,让更多的外来工深切的感受到“晋江是人生的第二个家乡”。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