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中国人伦理文化之根 与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不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重视以始于家庭关系来实现个人的社会和自身价值,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每个人的伦理诉求。家是中国人伦理文化之根,因而当代中国人应当尽心尽力地维护和建设小家和“大家”,因为她们才是我们快乐幸福的源泉。 □ 肖巍 在中国,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如果说令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魂牵梦绕的是上帝,那么中国人则始终情系的是祖国和家园,即便浪迹天涯,哪怕是跨越万水千山也要落叶归根。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可以让人恣意地放松身心,安宁和慰藉的港湾。入夜,当你举头细数繁星和仰望明月时,我相信你满怀的一定是乡愁,心中点燃的肯定是家的灯火。 家国同构与中国传统“家文化” 家之所以对中国人有如此重要的心灵意义并不是偶然的。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的途中实际上走了两个方向,出现了两种家庭文化。西方文明大都是从家族到私产、再到国家,家族关系被私产打破,形成以独立的个体与国家发生关系的格局,因而就有了个人主义、社群主义、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形形色色的伦理文化,自古希腊开始,其伦理精神便是追求个体的自由与价值。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要以土地为生,无法挪动的土地让一家几代人都必须生活在一起,于是便形成四世同堂的家族文化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制度。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国关系是同构的,家与国之间并没有私产的隔断,这种性质的国家被称之为社稷。 与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不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重视以始于家庭关系来实现个人的社会和自身价值,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每个人的伦理诉求,其人生价值追求的向度在于贡献。春秋时代便有“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对于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来说,得到上帝的宽恕和恩典便可以进入天堂,而对于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看你为国家、社会和他人,包括父母和家人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增进了社会和整体的“大善”,而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服务便是为家庭立功,因为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这正如孟子所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要始于并基于家庭伦理,并以此为范例和雏形。人的品德培养和道德教育也要从家庭开始,儒家伦理把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概括为“五伦”:“君臣也, 父子也, 夫妇也,兄弟也, 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规定好每一个人、每一种伦理角色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同时,治家与治国是一个道理,要以治家的伦理精神治国,治国始于治家。《汉书》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墨子也认为“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 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中,有一个颇有意思的争论,即什么是家庭伦理之始或之本?《易传》认为是夫妇之伦。而孔子和孟子则强调孝悌是人伦之始, 是仁之根本,也是人最应当具有的美德。但事实上,《易传》、荀子和孔孟学说是殊途同归的,因为它们都试图从历史与现实纵横两个维度上搭建起中国传统社会的人伦关系网络,无论从哪里出发都未偏离幸福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同心圆。 |
- 2015-05-15以亿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100户全国“最美家庭”在京揭晓 - 2015-05-152015年“榕城十大最美家庭”评选结果揭晓
- 2015-05-152015年“榕城十大最美家庭”评选结果揭晓
- 2015-05-15争当最美家庭“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开启
- 2015-05-15福建永安市贡川镇关爱新生儿家庭赢好评
- 2015-05-15漳州8个家庭荣获福建省“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