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她能担起这个重任
最了解李淑娥事迹的,当数李宗仕。
1998年,李宗仕调到涂井乡任宣传委员,那一年,村里正规划土地承包,李宗仕住在农民家里。每天都有一位妇女来帮大家做饭,做完后便离开。后来一问才知道,她就是李淑娥。一个月后,李宗仕准备了1000元钱的工资准备给她,她却坚决拒绝了,村民告诉他:这个人做的好事,多了去了。
第二年,李宗仕开始调查李淑娥的事迹。他了解到,在当时,李淑娥所赡养的老人中,去世的就有17人,尚在世的有15人。
2001年,李宗仕在下乡时发现,贾古村一户居民的猪圈内,竟然关着一个女孩。女孩叫小惠,父母离婚后,有些精神失常的父亲在这个猪圈里将她从8岁关到了17岁。
“这个孩子必须救出来,可解救出来又由谁来养?”李宗仕感到有些棘手。后来,乡里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只有李淑娥才能担负起这个重任”。李宗仕找到李淑娥说明事由后,她马上答应下来:“我来养!”
由于小惠的父亲阻挠,4月25日这天,县公安局、县妇联和乡里干部们花了4个小时,才把小惠解救出来。而这一天,也是李淑娥最难忘的一天。
这天上午,李淑娥早早地便在公路边等候。过了好久,小惠被民政干部牵着下了车,尽管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李淑娥还是吓了一跳:“这哪像个17岁的女娃,分明是小猿人。”小惠又黑又瘦,蓬乱的头发里满是虱子,满身都是臭气,走路还歪歪扭扭走不稳。
李淑娥牵着小惠慢慢走,从公路回到老家不到5公里的路程,她们足足走了4个小时。
由于在猪圈里生活了8年多,17岁的小惠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能力,随处大小便,不会梳头洗脸。接小惠来家时,李淑娥向乡政府领导承诺:“既然领导信任我,我就想方设法把她培养成能独立生活的人。”她这么说的,也这么做的。
李淑娥把小惠当做自己的女儿,从教她洗脸、梳头开始,一天天,一遍遍地教。为了教小惠走路,李淑娥在地上画了两根线,让小惠在这两根线上走,几个月后,小惠能够正常走路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小惠的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了。
为了让小惠出嫁后不做一个“吃白饭”的人,李淑娥还教会小惠挖地、放牛、挑水、做饭……
2005年,李淑娥开始给小惠物色对象,不久,便有四五个年轻小伙上门应选。最后,李淑娥选择了在外做装修的刘川,虽然他脖子有点小残疾,但李淑娥觉得这个人能让小惠过上好日子。
现在,李淑娥的精力几乎全部放在了敬老院上。当初,三个孩子对李淑娥把所有的精力和积蓄都用在孝敬老人和帮助弱小上很不理解,但经过李淑娥的坚持和耐心劝解,儿女们慢慢地理解并佩服起母亲来。如今,儿女们也常常到敬老院帮忙做点事,帮助母亲照顾那些她想要照顾终身的人。(本报记者 许真学 通讯员 李伶俐)
- 2010-10-16厦门庆祝第23个老年节 十个家庭获评敬老模范
- 2010-08-18同安好媳妇历经艰难救公公 感动邻里获评敬老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