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媒体关注 > 正文
陈贤妹提及小悦悦总流泪 捐部分奖金给村里修路
www.fjsen.com 2011-11-02 09:57   来源:南方日报    我来说两句

日子再艰难,也没有夺走陈贤妹的笑容,但一提及小悦悦,她却总是红了眼眶。

一个普通的人,做了一件普通的事,却备受媒体和公众关注。一时间,“陈贤妹”成为人们心目中道德的代名词。

面对突如其来的改变,陈贤妹显然措手不及。她害怕看到媒体的闪光灯、镜头和话筒,害怕别人对她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10月28日,当再次被媒体“请回”佛山,接过“社会推动力”致敬奖杯时,陈贤妹不禁双脚发抖。如果可以的话,她希望远离这一切。

当天晚上,南方日报记者陪同陈贤妹回到老家阳山县七拱镇岩口村。一路上,陈贤妹有时会打断记者的话,自言自语:“我只是做了一个人该做的事情啊”,“我们从小就知道要做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平凡家庭的打工阿婆

“有手有脚什么做不来,我不怕苦,踏实就可以了”

陈贤妹是瑟瑟发抖地走上台,接过媒体授予的“社会推动力”致敬奖杯的。

那一晚,陈贤妹睡得不好,不是因为激动,而是总觉得有点不踏实。

颁奖典礼结束后,陈贤妹婉拒了“宴会”,却拗不过南方日报记者,与记者一起回到老家阳山县七拱镇的村子里。

没有一条足够宽的路可以通向院子,除了一间毛坯房,另外三面都没有完整围蔽起来,20多只鸡在院子里觅食,让院子显得更加局促。偶尔传来邻居家孩子的哭闹声,伴随着几声犬吠。

在这里,58岁的陈贤妹一住就住了大半辈子,直到12年前外出打工。

在陈贤妹家那间旧屋的墙上,印着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就在语录的旁边,毛主席的头像赫然刻在墙上。这是丈夫唐伯的手艺。40年过去了,那些文字和图像依旧顽强地印在墙上,清晰可见。

1976年,陈贤妹与丈夫结婚,夫妻二人从此相濡以沫。在儿子阿兵的印象中,母亲是个坚强的人。“老爸出去打工,家里就由妈妈打理。养猪、耕田,样样都行。”

1998年,丈夫老唐所在的工厂倒闭了,没领到一分钱工资。陈贤妹毅然决定“代夫务工”。她开始跟随儿子阿兵外出打工。2007年,小孙子出生,虽然依旧贫穷,但陈贤妹的生活顿时变得忙碌起来,也更有了奔头。

数月前,祖孙一家来到广佛国际五金城,在南村租下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孙子上学期间,陈贤妹给一家小公司做饭,空闲时间就出去捡垃圾卖钱。“千把块钱一个月,有空去捡捡垃圾、废金属或者剪剪纸花。”她说得平淡,“有手有脚什么做不来,我不怕苦,踏实就可以了。”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