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要闻 > 正文
“四有”县委书记谷文昌之子忆父亲——
“父亲的言行和叮嘱我们会代代相传”
www.fjsen.com 2015-04-13 09:13:41   来源:中国妇女报    我来说两句

□ 本报记者 吴军华

今年清明节,谷文昌的小儿子谷豫东和当地百姓像往年一样来到福建省漳州市原东山县县委书记谷文昌的幕前祭拜。“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已经成为东山县百姓的清明习俗。

东山县是海岛,狂风起时飞沙侵袭村庄,吞噬田园。被百姓尊称为“谷公”的谷文昌发誓:“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他带领百姓在全岛遍植木麻黄,形成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终于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谷文昌堪称“四有”干部的楷模。在谷豫东眼里:“父亲没有给我们家留下金银财宝,但父亲的言行和叮嘱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家风,让我们代代相传,永远受益。”

4月10日,回忆起父亲临终前的情形,目前在漳州市园林服务中心工作的谷豫东仍然历历在目:1981年元旦刚过,我在部队接到家里发来的紧急电报“父亲病危,请速回。”我急忙从部队请假回来。住院期间,前来探病的东山百姓很多。父亲总是再三交代他们:“回东山后,要是有人问起我的病,就说好了,出院了,别让大家费时来看我。”

谷豫东说,那时候,父亲的病情正在不断恶化,癌细胞已在他全身扩散了。医生建议给他注射人血球蛋白,可一听说这种针剂一支要两百多元,他谢绝了,父亲就是这样,他心里装的永远只有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当时,父亲的生命只能靠输液来维持。病痛的折磨使他经常处于半昏迷状态,说话非常吃力。但是只要他能清醒过来,他总是不忘叮嘱我:“咱们的老家在河南,你在东山出生,给你取名豫东,就是要你时刻记住,不要忘记父老乡亲,不要忘记共产党的养育之恩,你要争取早日入党。”1981年1月30日,父亲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1976年,谷豫东高中毕业,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到工厂当一名工人。谷豫东回忆说,我就向时任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的父亲提出请求。父亲沉默了很久,最后还是动员我上山下乡。我知道拗不过他,只好退一步,请求到东山县当知青。不料,父亲还是坚决反对,他说,到了东山,人家都知道你是谷文昌的儿子,都会想办法照顾你,那你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当时,我失望极了,父亲怎么就这么绝情,一点儿也不懂得疼惜自己的儿子。

当年6月底的一个晚上,父亲早早收拾好手中的工作,匆匆赶回家帮我整理第二天的行装。按照惯例,父亲每一次出差,都是母亲替他收拾的行李,可这一次父亲硬是坚持要亲自帮我打点。上了年纪的父亲,腿脚已不利索了,可他还是忙上忙下。望着他蹒跚的身影,突然间,我的眼眶湿润了,我深切地感受到父亲那份深藏的温情,我暗暗自责自己的无知。

临行前,父亲拍拍我的肩膀,嘱咐我,不要有优越感,自己的路靠自己走,路只有自己走才会越走越宽。

谷豫东给记者讲了一段父亲教育哥哥的故事:哥哥小时候比较顽皮,又因为生活在机关大院,不由滋生一种优越感,为此没少挨父亲批评。因为有了优越感,哥哥常说“老百姓怎么怎么样”,父亲听见了便教育他:“你也是老百姓,爸爸妈妈虽然是干部,但实际上就是老百姓的勤务员,你无非是勤务员的孩子,怎么能把自己和老百姓区分开呢?”

“父亲对儿子严厉,对女儿一样严厉。”谷豫东说,二姐读小学时,有一次看电影回家,高兴地向家人介绍电影多好看,父亲马上问:“谁给你买的票?”二姐说:“我没钱,收票的老伯伯知道我是你的女儿,就放我进去了。”父亲生气了:“你这是占小便宜,是错误的。”当场拿出1角钱让二姐立即回去补票;当时还年幼的三姐骑着父亲的自行车上街,被向来疼爱她的父亲打了一巴掌,在父亲眼里,这是公家的车,不能公私不分;二姐结婚时,想让父亲批点木材做家具,他说:“我管林业,如果我做一张木桌子,下面就会做几十张、几百张,我犯小错误,下面就会犯大错误。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