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黄玉姐家庭
www.fjsen.com 2015-02-05 17:39:02   来源:福建妇联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家住南平市延平区太平镇际洋村的黄玉姐今年48岁,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普通农民,有着农民与生俱来的朴实、贤惠、能干,丈夫陈隆平和两个女儿因工作忙,常年不在家,她一人承担家务,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节俭持家是她治家的一个标准,每次购买柴米油盐及生活日用品都是精打细算,以节省开支的同时给全家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

黄玉姐在家庭生活中特别注意在各个方面节约能源。在她的生活中节约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做到勤俭节约。黄玉姐家里的厨房和厕所里一直放着几个大大的水桶,用过的水也不是随着下水管道流走,而是被放进这些大桶里用来拖地、冲厕所,进行二次利用;家里用电也是本着节约用电的原则,到哪个房间开哪个房间的灯,房间里没有人,就把灯关掉,家用电器不用的时候,随手把电源拔掉。

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向他人学习一些勤俭节约、废物利用的好方法,用到生活当中,始终坚持“低碳生活”。比如:每天的淘米水不倒掉,用来洗手擦家具,既干净卫生,又自然滋润;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布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刚开始丈夫对她的这种生活方式很不理解,认为家里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吃穿不愁,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她虽然没有当面反驳,但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渐渐地用自己的习惯影响着家庭里的每一个人。

每当左邻右舍或者村里困难党员有困难需要帮助,热心的黄玉姐都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她还加强自身对畜禽养殖、柑桔、毛竹管理等实用技术培训及新农村政策、计生、妇女儿童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帮助村干部开展工作,更好地对周围的邻居进行知识宣传指导。

黄玉姐说:“我对勤俭持家的理解是,从家庭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包括节水、节电、节省煤气、节约粮食和不浪费瓜果蔬菜。平时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使家庭开支安排井井有条,取用有度。”节俭是一种美德,是每一个人都应拥有的品质,是一种不竭的财富。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之中,还是在条件优裕的顺利之时,这种道德要求都不会过时,也不应当过时。节约不仅是在物质条件匮泛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优秀民族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德和精神状态,也是一个进步社会所应当倡导的文明风尚,更是一个普通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正是秉承着这种精神和做法,她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家庭生活也越来越来幸福和谐。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