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妇联新闻 > 女性风采 > 正文
全国文明家庭陈佳家庭:竹筏之上守初心 山水之间传文明
2025-06-19 17:48:58  作者:   来源:中共武夷山市委文明办   责任编辑:黄智超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南平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细化实化“五增”重点,市妇联依托“南平妇联”微信公众号推出“出彩巾帼·她风采”专栏报道。聚焦绿色产业发展、新时代山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实践、两岸融合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创业创造、巾帼志愿服务等领域,深入挖掘、生动讲述闽北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优秀女性和女性集体的奋斗故事,展现新时代闽北“她”风采,切实发挥优秀女性和女性集体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市广大妇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平实践中贡献巾帼力量。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全国文明家庭”陈佳家庭的故事。

image.png

陈佳、方晓敏组成“夫妻排”(来源:中共武夷山市委文明办)

在福建武夷山,九曲溪蜿蜒于丹山翠谷之间,如一条灵动的丝带,串起了无数的美景与故事。而在这悠悠溪水上,陈佳家庭以竹筏为舞台,用热情、责任与传承书写着属于家庭的温暖篇章。凭借着对工作的热爱、对家庭的担当以及对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的执着,陈佳家庭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成为文明力量的生动诠释者。

碧溪浮筏两代情

陈佳与竹筏的缘分,深受家庭影响。她的父亲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竹筏工,从小父亲带回的九曲溪行排故事,就深深吸引着陈佳。1999年,16岁的陈佳怀揣着对这份职业的憧憬,考入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竹筏导游专业,努力学习文化、导游业务课程,周末和寒暑假还来到九曲溪上实践。2002年毕业后,她正式成为九曲溪上一名女筏工,与父亲组成备受游客喜爱的“父女排”。父亲凭借丰富的经验把控竹筏的平稳,陈佳则凭借青春活力和清新雅致的解说风格,将九曲溪的神话传说、朱子与武夷山的渊源、绿水青山的生态理念等,生动地展现给游客。父女俩配合默契,让无数游客留下美好回忆。

后来,父亲因身体原因退休,同班同学方晓敏接过接力棒,与陈佳组成“夫妻排”。竹筏前行时,陈佳负责绘声绘色地讲解,从九曲溪的历史人文到生态保护,从当地的民俗风情到“三茶”统筹发展,她都能信手拈来;方晓敏则在后方专注掌舵,保障游客安全,适时补充讲解内容。两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让小小的竹筏成为传递武夷文化与文明服务的窗口。

image.png

陈佳与丈夫方晓敏(来源:中共武夷山市委文明办)

万篙点水写丹心

行筏途中为游客讲解,是陈佳日常工作的重头戏。一开始,面对游客的发问,陈佳常常答不上来。为了讲好武夷山方方面面的故事,她下足了苦功夫。但凡遇到回答不上的问题,她一定会找人请教、查阅资料,直到弄明白为止。据计算,筏工们平均每天要行筏4趟,撑篙近1.6万下,总航程近40公里,竹篙头20厘米长的铁杵几乎每年都会被溪底的石头磨平一根,工作强度极大。可不管多累,工作之余,陈佳总会给自己“加课”,不断充实自己。

多年来,陈佳行筏近万趟,始终保持零游客投诉记录。陈佳始终以最好的精神面貌、最优质的文明服务、最精湛的景观讲解,传播九曲溪的生态之美,赢得了同事和游客的一致称赞。

家风如溪润无声

工作之外,陈佳家庭充满温暖与和睦。他们与公婆同住,老人尽心尽力照顾孩子和家庭日常,让陈佳夫妇能安心工作。闲暇时,一家人会漫步在武夷山的山水间,教孩子们认识每一棵花草、每一滴水,将对家乡的热爱和绿水青山的理念传递给下一代。

陈佳和方晓敏夫妻相互尊重、相互扶持。工作中,他们是并肩作战的搭档;生活里,他们是彼此的依靠。面对高强度工作,两人相互体谅,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在教育孩子上,他们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爱心,让孩子懂得尊重长辈、关爱他人。

image.png

陈佳撑排工作中(来源:中共武夷山市委文明办)

巾帼红筏燃星火

陈佳深知,要讲好武夷故事,仅凭个人力量远远不够。在各级妇联和公司支持下,她牵头成立“九曲溪上的巾帼红”志愿服务宣讲队,带领24名女筏工以竹筏为阵地,向游客讲述绿色生态故事、红色革命故事和传统文化故事。

女筏工们利用业余时间一同探讨学习,不断提升宣讲水平。为了更好地将生态文明理念传递给游客,队员们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了解武夷山的生态系统和保护成果;为了讲好武夷故事,她们查阅大量资料,走访老筏工师傅,挖掘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据统计,宣讲队自成立以来共开展宣讲近2万场次,覆盖游客超过15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近3万小时。不仅如此,陈佳还组织队员走下竹筏,走进单位、学校,向家乡父老和学生讲述新时代武夷故事,让文明理念在更广泛的人群中传播。

image.png

陈佳(左一)与“九曲溪上的巾帼红”宣讲队员们在竹筏上交流学习。

陈佳家庭用行动诠释着文明家庭的内涵,在工作中敬业奉献、在家庭里传承美德、在社会上传递文明。他们让文明的力量在武夷山的绿水青山间不断延续,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文明传承与传播的事业中,共同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社会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