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妇联新闻 > 妇联要闻 > 正文
福鼎:“小组织”大作为 基层治理有活力
2025-01-08 17:32:52  作者:   来源:中国妇女报   责任编辑:卓志沐

福鼎充分发挥妇女小组“最小、最近、最深”优势

“小组织”大作为 基层治理有活力

为全面推进妇女组织建设,福鼎市妇联充分发挥妇女小组“最小、最近、最深”优势,带动广大妇女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让“小组织”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中发挥“大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各类妇女小组758个,实现288个村(社区)全覆盖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吴军华

新年伊始,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从福建省宁德市妇联了解到,福鼎市全市共成立各类妇女小组758个,实现288个村(社区)全覆盖。

宁德市妇联将全面推进妇女组织建设作为基层妇联组织改革的重点工作,以“最小”组织激活服务妇女群众“最广神经末梢”。福鼎市妇联以此为指引,充分发挥妇女小组“最小、最近、最深”优势,带动广大妇女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让“小组织”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中发挥“大作用”。

在最小单元组建妇女小组

村民小组、社区网格等最小单元是妇女需求的发源地,也是妇女发挥作用的第一舞台。在最小单元组建妇女小组,妇女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平台和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基层治理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

在宁德市妇联的指导下,福鼎市妇联通过“1234”工作法指导妇女小组全面覆盖。“1”是召开一场工作部署会,学透《妇女小组建设工作指南》;“2”是提供选举和推荐两种组建方法,便于基层灵活实施;“3”是分别在村民小组、社区网格和其他类别打造妇女小组示范点;“4”是规范妇女小组建设“四有”标准,即有名称、有阵地、有品牌、有机制。目前共建立村民妇女小组620个、社区网格妇女小组80个,其他类别58个,5306名妇女微家长、女网格员、巾帼志愿者等群体加入妇女小组。

妇女小组建立以来,累计开展涉及妇女儿童家庭的政策宣讲200余场,各类家庭文明创建活动300余场,调解婚姻家庭纠纷100余起,参与巾帼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人次,参与人居环境卫生整治500多人次,慰问生活困难妇女儿童500多人。

为妇女小组建立三项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激励小组功能发挥和成员积极参与,是妇女小组可以持久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福鼎市妇联为此建立“三亮”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在党群活动场所、“妇字号”阵地等公共载体亮名称、亮身份、亮职责等内容,方便妇女群众在家门口找到妇联组织;建立联系服务机制,即“1+10+20”联系服务机制,小组成员通过“走村入户+线上联络”,每人每年至少领办一个实事项目,常态化联系至少10名妇女群众,走访调研至少20户群众家庭,做到妇情畅通联系、民意及时掌握、诉求推动解决;建立积分兑换机制,村(社区)设立志愿服务积分超市,将妇女小组工作纳入志愿服务工作中。

杨小芳是桐山街道西园社区的一名普通群众,在当选“格姐姐”妇女小组长后,她带领小组成员负责小区环境卫生整治,攒下43个志愿服务积分。“在服务群众时,自己也能获得奖励和认可,特别有成就感。”杨小芳说。

当好服务群众的“三员”

妇女小组工作要立足于解决群众的现实需求,实现妇联组织和妇女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

为助力打通社区基层治理“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妇女小组通过开展“邻里守望”“爱心敲门”等行动了解妇女民生需求服务,当好妇情“传递员”。如针对不少初为母亲的年轻妇女在育儿、早教方面的迫切需求,“巾帼舞动”妇女小组积极链接相关资源,利用房地产项目配套社区用房打造“向日葵小屋”和“妇女微家”,为新手妈妈科学育儿提供支持。

作为架在妇女群众家门口的“连心桥”,妇女小组成员常态化入户开展家政、技能培训、创业就业等“近邻”家庭关爱,当好家庭“服务员”。如福鼎白茶妇联在桐南社区打造“茶主播”妇女小组,为辖区的电商从业姐妹、新媒体传播爱好者传授和交流电商直播知识,提供直播场地、灵活就业等服务,助力宝妈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在雅古香茶业有限公司灵活就业的“宝妈”林清说,家门口的“娘家人”为她提供了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零距离的关怀让她真正感受到了妇联组织就在身边。

作为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有事找妇女小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妇女解决矛盾纠纷的第一选择。为当好纠纷“调解员”,妇女小组成员深入了解辖区家庭情况,开展精准帮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如桐山街道福全社区“银发先锋”妇女小组积极参与“平安家庭瞭望哨”工作,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的作用,积极参与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矛盾,所在辖区矛盾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