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创新打造“四链合一”困境儿童大病救助机制 精准施救 为患儿畅通“生命通道”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吴军华 谢星宇 11月,在福建初冬的寒意中,刚来到这个世界的莫莫(化名)便遭遇了一场生死考验。莫莫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上的漏洞让他吃奶都异常艰难。而莫莫的家庭,因母亲腿脚不便、父亲患有眼疾而困难重重,面对高达七八万元的手术费用,一家人一筹莫展。这时,福建省困境儿童重大疾病救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像一束光照亮了莫莫一家。 据了解,福建省困境儿童重大疾病救治项目由福建省妇联、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携手福建省儿童医院共同实施,遵循“指定医院、指定病种、量入为出、分档救助”的原则,为困境儿童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根据《福建省困境儿童重大疾病救治项目管理办法》,对自付部分超过1万元的困难家庭儿童,补助比例达85%,每人最高补助可达5万元,有效缓解了患儿家庭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 为病情危重患儿“保驾护航” 经过医保报销和项目补助,莫莫的手术费用得到了大幅减免,最终只需要自费承担很小一部分费用。补助及时,手术也很顺利,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救治,莫莫终于顺利出院。该项目不仅为像莫莫一样的困境儿童带来了生机,更是为许多患病困境儿童家庭带来了希望。 “如果没有这个项目,一下子要拿出这么多钱来,真的顶不住。”阙先生和莫莫家人感同身受,他的宝宝早产一周并查出患有肛闭,当天孩子就从宁德市转运至福建省儿童医院救治,出生不到一个月,宝宝已经历了两次手术,十几万元的医疗费用对这个年轻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负担。得益于项目的支持,阙先生一家得以继续安心接受治疗。 福建省儿童医院副院长周朝明介绍,与其他儿童救治项目相比,该项目的一大亮点是将资助范围从儿童先天性结构畸形和危重症类疾病扩大到了新生儿科类。据悉,该项目是全国妇联系统首个、福建省唯一一个救助范围覆盖到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和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的公益项目。这意味着更多因新生儿过早出生、病情危重导致住院时间长、花费金额大的困难家庭也能得到救助。 建起“组织链”拓宽“救治链” 近年来,福建省妇联不断创新思路,主动作为,把关爱帮扶罹患重大疾病的困境儿童列入服务妇儿民生实事,福建省困境儿童重大疾病救治项目就是有力举措之一。 在该项目中,福建省妇联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建立起了一条从省妇联到各级妇联,再到社会爱心力量参与、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具体运作的“组织链”,依托妇联系统公益慈善平台,探索建立“企业冠名捐+个人点滴捐+组织联合捐”公众筹款渠道,有效整合公益慈善力量参与救助,实现了救助需求与公益慈善力量的精准对接,促进了医疗部门和慈善组织间的“双向转介”,形成了强大的救助合力。 在救助模式上,项目打破了地域限制,首创资助本省户籍和在福建居住的外省困境儿童相结合的认证模式。四川籍在闽务工人员小杨夫妇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们3个月大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项目的支持下顺利接受了手术。夫妇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格外激动:“小女儿得到第二次生命,我们很感谢福建省妇联和医院的帮助。” 通过与福建省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深度合作,该项目将包括心血管、泌尿、消化、呼吸等六大类27种先天性畸形、新生儿科类及儿童危重症类重大疾病全部纳入救治范畴,拓宽了“救治链”。 延伸“帮扶链”构建“管理链” 据介绍,该项目还建立了术后跟踪、回访、评估机制,依托基层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和社工等力量,通过入户回访、困境帮扶等方式,持续关注患儿手术后的身心健康、学业和生活状况,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有效延伸“帮扶链”。福建省妇联还将患儿纳入“福爱妈妈”结对关爱对象和“春蕾计划”重点帮扶人群,目前有21名患儿被纳入“春蕾计划”帮扶项目求学圆梦;将符合条件的患儿母亲纳入“顶梁柱母亲”“宝妈灵活就业”关爱帮扶范围,通过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生活困难补助等,为患儿母亲赋能。 “在项目管理上,每一分善款都明明白白地用在刀刃上。”福建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杨丽卿说,项目设立了专门账户,专账管理,并定期接受审计监督,构建了严密的“管理链”。 通过“组织链”“救治链”“帮扶链”“管理链”的“四链合一”工作机制,项目自2020年启动以来,累计募集善款超过1300万元,成功救治了278名罹患重大疾病的困境儿童,帮助患儿重获新生,家庭重拾希望。 “儿童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进步,妇联组织承担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福建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红表示,困境儿童重大疾病救治项目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以“小机制”联动“大体系”,以“小触手”链接“大资源”,不仅畅通了精准施救的“生命通道”,也传递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妇联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