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妇联新闻 > 女性风采 > 正文
“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张玉花

耕宇牧星,留下中国女性奋斗航迹

2024-10-10 18:58:51  作者:   来源:中国妇女报   责任编辑:卓志沐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高亚菲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航天人前赴后继,为我国坚持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道路贡献着力量。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型号指挥,张玉花曾参与过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三大航天工程项目,并在“天问一号”任务中担任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

张玉花统筹推进深空探测领域两个国家重大工程: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嫦娥五号”轨道器、“天问一号”环绕器总体及其所属各分系统的研制。“工作34年,我亲身经历、见证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探火工程。我们能够发射的重量和距离、能够实现的控制和通信,相较以前,可以说是百倍千倍万倍的发展。”张玉花说。

从零开始,与航天事业同成长

1968年,张玉花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小村庄,恰逢中秋,家里人便给她起了“秋月”的乳名。这个小女孩,从名字开始就与太空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一个普通农家的长女,年少时张玉花每天都要帮家里干活割猪草,尽管如此,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高考结束后,张玉花不负众望取得了优异成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自己的军人梦,张玉花选择填报国防科技大学,成为村子里第一名女大学生。

1990年大学毕业,张玉花来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工作。那时,805所地处郊区,所里只有三四百人。作为所里为数不多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张玉花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口气。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921工程,确定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张玉花也开始参与发射载人飞船项目的工作。作为一名初入领域的技术员,张玉花一路稳扎稳打,在工作中默默积累技术能力,“从跟着师傅和同事们一起干,再到后来带着新人一起干。我们所有人都非常努力。”张玉花说。

1999年至2007年,已成长为805所载人航天行政负责人的张玉花,通过严格的组织、指挥、保障工作,使得805所的飞船电源分系统、推进舱及供配电工作率先顺利转阶段、率先实现产品交付,带队顺利完成了“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飞船靶场试验与发射任务。“中国载人飞船的从无到有,是整个集体把全部精力投入当中攻坚克难的过程。”张玉花回忆道,“在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时,我们在靶场吃庆功饭,大家抱在一起哭了。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终于成功了!”

2008年探月工程二期正式立项。一纸调令,张玉花义无反顾地从钻研17年的载人航天领域转向陌生的探月工程,赴任“嫦娥三号”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师。

张玉花带领团队研制的“嫦娥五号”轨道器研究,可谓是白手起家。而最受瞩目的,无疑是轨道器主导完成的首次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捕获、收拢、转移,看似简单的过程,要在38万公里之外的飞行器上实现却困难重重。“作为世界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可以说对此次任务成败起决定性作用。”张玉花说,单从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的任务来说,可靠性是要求最高的,整个过程只能一次成功。

为了这一刻,十年来,从方案论证到初样完成,张玉花与团队在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样品转移等一系列超难度动作等关键技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全情投入,在奔“火”路上不断前行

2015年,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正式启动。“天问一号”作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要一次性实现“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张玉花再次转岗到探火工程,与团队成员接连攻克多项技术难关。

“当时觉得压力特别大。因为我们拿到的是一个完整的环绕器任务,包括所有的分系统研制。”张玉花介绍,“天问一号”的总质量约5吨,近火捕获制动以及把火星车放下去都是它的责任。任务重大,时间紧迫。

为了不耽误进度,张玉花把团队分成两组,“比如,今天通宵测一个导航控制分系统,明天就总体换一拨人,愣是用一个月测出原来三个月的工作量。”张玉花感慨地说。

当时,除了担任“天问一号”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试验队队长,张玉花还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嫦娥五号”试验队队长。“嫦娥五号”成功发射之后,她连夜转场到北京。“嫦娥在二楼,天问在四楼,我每天上下折返地跑,两边情况都要看。”张玉花对当时的忙碌记忆犹新。

有着几十年航天工作经验的张玉花深知,任何微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引发问题。“火星离我们如此遥远,距离地球最远的点达到4亿公里,一旦出现失误,我们便无可奈何。所以再累再难也必须一丝不苟投入。”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牛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度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天问一号”环绕器对预选着陆区进行了3个月的详查后,祝融号火星车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实现软着陆在火星表面。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

面对“嫦娥五号”和“天问一号”任务圆满完成,一直守候在北京飞控中心的张玉花眼中噙满泪水。

再接再厉,新时代航天人乘势而上

如今,张玉花拥有众多头衔: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首次火星探测工程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环绕器总指挥。

回顾多年的航天生涯,张玉花感慨良多:新中国一步步实现了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遨游太空的梦想,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培育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为建设航天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玉花说,在探月领域,中国从原来的跟跑并跑到成为领跑,在火星探测领域,中国一步步实现“绕、着、巡”三大任务目标。“中国航天的飞速发展有赖于国家对航天事业的重视,也有赖于我们航天人的努力。”

对于从事这个领域的年轻人,张玉花想对他们说,要坚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年轻人要非常努力,因为你们努力向前的每一步都是在为国家的强大添砖加瓦。”

今年中秋节,张玉花迎来了自己的56岁生日,而生日愿望依然离不开她热爱的航天事业。“已经是个老同志咯,只希望后面‘嫦娥七号’‘嫦娥八号’的工作能够顺利,祝愿我们国家在探月和深空的探索上能够走得更远更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们航天人要再接再厉、乘势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