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为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开创的数字福建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福建省妇联创新实施“女性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突出赋能增效和便民惠民,不断满足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对数字生活、数字工作、数字学习、数字创新的新需求。 突出统筹布局 健全女性共建共享工作机制 加强系统谋划。福建省妇联党组充分发挥省妇联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领导小组作用,省市两级妇联联合推出《福建省妇联关于2024年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工作方案》,将女性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列入妇联系统工作要点、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加快弥合数字鸿沟”“全面提升女性数字工作技能”等6项重点工作、32条具体措施,明确了工作方向和着力点。 加强长远规划。联合闽江学院数字经济与女性发展研究中心,启动《福建省女性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五年规划》编纂工作,将在调查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五年我省女性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提升的具体规划,创建一批女性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的示范项目和成功案例,促进我省女性共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 突出守正创新 打造全国率先领先亮点活动 立足系统唯一基地,做燃开放日活动。在全国妇联系统唯一国家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福建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办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开放日暨“学科学•筑未来”科技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突出科技和儿童友好主线,推出AI四足机器人、阿尔法机器人等科普实践、公益课体验、互动集市、线上直播、心理服务、萌娃绘画展等一系列“可见、可感、可参与”的体验活动,通过亲子共学等方式,点燃儿童科技创新热情,传递数字学习新风尚,助力家校社协同育人。 6月15-16日仅两天就吸引线下800多人次参与互动,线上直播观看量达31.57万人次。首创联手社工组织,做广普惠活动。在全国率先联动省级社会工作联合会、基层社工机构,在全省广泛开展“e路芬芳——女性数字素养宣传服务活动”,精心编印《乐享数字新生活》“工具书”,把数字助学助业助困等公益服务送到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敬老院、妇女之家等,面对面帮助普通妇女群众、特别是中老年弱势妇女群体和家庭尽快跨越“数字鸿沟”、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共举办线下活动402场,覆盖2.8万人次、线上拓展2万人次,涌现出了南平市“闽北讲习班·姐妹好声音”等典型做法。 亮相“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做特主题活动。联合省委网信办等单位成功举办“数创未来她力量”主题活动,邀请来自清华大学、人民数据、福建省凯特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分别针对女性插上数字经济“翅膀”助力乡村振兴、数据助力数字时代赋能“她”力量、女性企业家推动数实深度融合发表主旨演讲,邀请来自研究机构、数字企业、平台经济企业、智慧制造领域及电商直播的女性代表围绕数字赋能女性就业创业、推动数实融合等方面进行数“智”对话。现场为八闽巾帼电商直播基地进行授牌,发布榕榕、茉茉3D数字IP形象,发布福建“她×数字未来”优秀案例,启动“她×数字未来”成长伙伴计划。 培育“八闽巾帼好网民”,做新基层治理。联合省委网信办启动2024年度“争做八闽巾帼好网民”主题活动,网上网下双向联动,创新开展全省女性融媒体创意大赛,持续策划系列时政原创产品,持续深化“八闽巾帼红十百千万大宣讲”,巩固拓展“学思践悟新思想 团结奋进新征程”各级三八红旗手“五进”宣讲活动,开展“八闽十佳巾帼好网民故事”征集推选活动,统筹推进网络文明实践活动,为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作贡献。三明、漳州、泉州市妇联开展“巾帼科普进万家”等活动,推送网络安全、数字支付、防灾减灾等网络公开课、微课堂,莆田市妇联依托“全市一张图”基层治理大数据云平台,研判化解婚姻家庭纠纷,有效助力基层治理。 突出民生导向 办好群众可感可及数字服务 优化家教数字资源供给。办好“闽姐姐空中家长学校”,目前已上线精品课程2650节,用户数11.5万人,总阅读量680万。上线“闽姐姐云上展厅”,联手故宫博物院等6个全国博物馆资源,提供虚实结合浸入式体验。建设家庭教育数字化指导服务平台,整合各地已上线的“福建省妇联系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骨干培训平台”“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数智化管理平台”“新晋家庭能力促进平台”“数智化家长云校平台”等资源,免费提供家教课程和资源,如,龙岩市妇联“闽西姐姐”家庭教育模块已上线家教平台、家教精品课程、省级优质课程和市级优秀课程等4大家庭教育内容。实施“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已征集制作“通识类、早幼类、小学类、初高中类”4个类别家庭教育优秀课程和视频313个,数字化赋能家庭教育工作,获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批示肯定。 提升女性数字工作能力。持续开展“八闽巾帼电商云创行动”,在各地推荐、专家评审基础上,省妇联命名首批10个“八闽巾帼电商直播基地”。继续在全省开展巾帼电商培训活动,联合抖音集团于6月举办抖音乡村计划·新媒体基础技能线上培训,400多名妇女群众报名。在“闽嫂家政学习中心”上线9大类306节家政线上技能培训课,打破学习区域壁垒,实现妇女家政知识跨地区、跨层级共享。各地市妇联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项目,如,福州市妇联实施AI人工智能驱动“168”项目,为女大学生、“宝妈”“顶梁柱母亲”等提供政策指导、技能培训、职业素养提升、人才交流、就业创业、乡村振兴支持、两岸融合交流、家庭教育等指导服务,至今已为超过1000名海峡两岸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为500多名女性提供培训服务、成功助力200多名女性在榕就业。南平市妇联成立“巾帼电商学院”和“巾帼电商(乡愁沈丹)实训基地”,联合市商务局开展“村村都有女主播”巾帼电商人才孵化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培育孵化一批“懂产品、擅销售”的巾帼电商主播队伍,首期活动报名人数突破千人。 激发儿童数字创新活力。省妇联、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联合举办第十九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福建赛区)总决赛,全省共有71所中小学校353件作品参赛,共评选出发明、人工智能、创意、科技绘画等类型获奖作品200件,并从中择优推荐108件作品参加全国赛,展现了我省少年儿童科技教育成果。厦门市妇联联合厦门大学等单位举办“神奇的Python青少年编程公益课堂”,共推出6期课程,每期邀请20多名儿童体验初级编程、人工智能实验。 搭建儿童数字服务平台。推广运用“无忧少年”——福建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指导服务平台,截至目前,2251家中小学、社区、家长学校、教育机构、社工组织等单位把该平台做为面向少年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指导服务的辅助工具,累计使用用户72.6万人。 夯实妇联数字履职能力。持续打造智慧化赋能线上阵地,持续打造“智慧妇联”应用平台,全省4万个“一呼百万”好姐妹微信群直接联系全省妇女群众超百万,常态化开设执委“云端共学”微课堂,探索执委“互联网+网格化”履职新模式,三明市妇联定制“共享妇女微家”,泉州市妇联开发“妇联执委履职”小程序,打造“数智妇联”应用场景,实现执委履职更智能,服务妇女更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