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炎热,暑气当令,人若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劳作,按照中医学的说法,劳则伤气,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中暑。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苏天生副主任医师介绍说,中暑是指人体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所致的一种临床急症,表现由轻到重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按严重程度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最为严重,可造成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致死率较高。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中暑属于“暑证”范畴。早在《素问》一书中,就有关于“伤暑”的论述。中暑分为三大类:阴暑、湿暑、阳暑。阴暑是因暑天受寒引起,有畏冷、关节酸痛、神疲乏力等症状;湿暑是由于天气潮湿闷热引起,一般会有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呕吐、泄泻等症状;阳暑通常是见于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出现的高热、烦渴、大汗、头痛等。正如著名医家张景岳所言:“夏月受寒,故名阴暑,夏月受热,故名阳暑。” 中医防暑有哪些方法呢?苏天生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中药代茶饮。比如“白茅根茶”,它由白茅根、菊花、荷叶、甘草组成,每天各取10至20克,开水泡饮即可,具有益气清热防暑之功效;还有一方“清凉祛湿茶”,由藿香、佩兰、厚朴花、淡竹叶组成,每天各取10至20克,用开水泡茶可化湿防暑。但平时脾胃虚寒的朋友,不建议饮用“清凉祛湿茶”。 苏天生特别提醒,我们平时常用的藿香正气水属于中医温热型制剂,能解暑化湿,理气和中,可用于治疗湿暑和阴暑,但它不适合治疗阳暑。治疗阳暑,可用仁丹、十滴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