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泉州博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庄玲 让“智慧井盖”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主人公心语 企业家肩负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民营企业立足实体经济,要紧紧抓住机遇,勇敢面对挑战,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好产品、做优服务,坚持科技创新,“守护人民群众脚下安全”永远是我们企业的第一使命。 ——庄玲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吴军华 李菁雯 数据井网手机App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0余件、结构强度高的井盖等发明专利7件,一种多功能智能井盖等实用新型专利50余件、交叉式大排量雨水篦等外观设计专利10余件……走进福建泉州博超实业有限公司,一面墙满满陈列着专利证书及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书背后,自主创新硬实力一览无余。 再往里走,科技带来的视觉冲击扑面而来。一张显示“井网智慧物联监控平台”的深蓝色智慧大屏上,水浸、撬井、COD超限、光感等各类告警动态正在实时滚动,监控设备总量已近10万套。平台正实现管网修复、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等综合功能。 “我们所做的不是单纯生产某个物料,而是聚焦地下管网,致力于城市井盖智慧管理整体解决方案。”“80后”的泉州博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庄玲生动地介绍:“井网监控平台相当于在把脉,在修修补补的复杂建档过程中,当哪里出现病害需要处理时,我们就会生产所需物料进行处理,及时开出药方,而市政公司就是拿手术刀的,进行具体执行实施,从而完成整体解决方案。”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公司创新性在井盖内侧凹槽安装智能终端,科技赋能让普通井盖成为“智慧”井盖,一改以往依靠人工穿反光衣在马路上检修,变被动解决问题为数字化主动排查、规避安全隐患,关口前移保障城市路面安全。除了实现异常告警功能,管网增加的气体感应还守护着城市生产安全。 庄玲表示,现在,公司生产的井盖物料又上了一个台阶,为保障城市安全生产,在井盖气体感应方面不断投入研发,尤其在化工高危的一些企业路段,超标的污水若没有及时处理,久而久之会产生甲烷、沼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容易导致管道爆破,引发城市化工安全事件,这些危害都要提前杜绝。 “脚下安全是需要科技来赋能和保障的。我们还用自己的产品打败自己的产品,不断自我革新。”庄玲细心地为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解剖”井盖:2015年之前,福建大面积进行白改黑路面软化项目,那时候研发的整套产品主要针对沉降问题;到了2017年,为解决噪音扰民、地下水管涌等痛点,产品首创硫化工艺,替代了之前的升级产品;此外还在井盖的内侧凹槽安装智能终端、传感器和物联卡,并赋予所有井盖身份编码,让每一块冷冰冰的井盖拥有了“心跳”…… “我们在科技创新这方面的投入,占据企业营收的25%左右。目前我们还有60多个软件著作权和多项专利在科创路上。”庄玲透露,当地政府近年来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目前公司拥有3条自动生产线,自主研发200多项创新产品,智能井盖产品解决了目前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一些痛点,更是得到了市场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我认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中国正逐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庄玲说。 如今,泉州博超实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已经从福建走向全国。“我们的产品正处于数字井盖往‘智慧井盖’过渡阶段。我们不会单纯追求销量的增长,而是要抓紧研发创新这个‘牛鼻子’,让高端智造赋能企业向前迈进。”作为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负责人,庄玲表示要勇当高质量赶超主力军,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质量强企道路。 庄玲告诉记者,从2022年开始,公司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全新升级改进,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就业同比增长50%,产能同比增长120%。此外,企业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创新型产品正不断成功转化落地。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智慧化、信息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庄玲说。 谈及产业发展,作为一体式智能井盖生产、井盖管网普查测绘、井盖改造修复、井网系统智慧化运营维护等一站式建设服务的企业,庄玲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她坚信,民营企业立足实体经济,要积极应对新问题、新挑战,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好产品、做优服务,坚持科技创新,“‘守护人民群众脚下安全’永远是我们企业的第一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