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妇联新闻 > 正文
“全能型母亲”想象与“母职”再思考

——基于对福州“小升初妈妈”的访谈及培训机构的观察

2019-11-19 09:38:17  作者:   来源:中国妇女报   责任编辑:卓志沐

编者按

当下,教育分工上父亲的缺席与“家校合力”倡导对家长教育角色的强调,共同导致“全能型母亲”的出现。本文作者以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探求母亲的个人困境与社会议题之间的关联,认为母亲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也是现代化教育体制对母亲的规训过程,凸显出现代化母亲角色与传统意义上母亲角色的变迁,“全能型母亲”要求下,女性个体价值被逐渐弱化。

■ 林丽琴

现代城市家庭高度重视子女教育。教育分工上“父亲缺席”现象,加之“家校合力”倡导对家长教育角色的强调,共同导致了“全能型母亲”的出场。城市家庭中的母职实践突破了私领域内照料子女的传统内涵,母亲教育方面的职责陡增并呈现出一种“经纪人化”的新特征,她们具有 “经纪人”“总规划师”“学员”等综合特征。

笔者试图以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探求母亲的个人困境与社会议题之间的关联,通过对福州部分“小升初”学生妈妈的深度访谈及在校外培训机构的社群观察,观照当代“母亲”的生存状态。

“家校合力”:母亲文化资本再生产的集中场

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长期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教育问题过程中提出的重要学术理论。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教育具有文化再生产的功能。母亲的文化资本包括自我成长历程的惯习、知识存量、阅读习惯、兴趣爱好及文化社交圈层等。当下中国家庭中父亲多扮演“养家”角色,母亲则在家庭教育中处于轴心地位,需要通过自身文化资本再生产辅助孩子学习,包括不断地吸收新知、建立人脉、规划孩子学习进程等。

家庭成为孩子获得文化资本的第一场域,也成为母亲文化资本再生产的第一场域。家庭教育场域中子女教育成效作为母亲的文化资本再生产的文化产品。在家庭教育场域中,母亲需要不断学习、补齐教育方法短板,这是文化资本再生产过程中母亲对子女教育成效影响的关键一环。

学校是文化资本制度化的场域,孩子在家庭教育中获得的母亲文化资本再生产的文化产品优势,必须经过学校进行制度化确认才能被社会认可。母亲对学校教育的参与不仅体现在参加家长会、家委会、志愿者活动等,积极与老师交流孩子在校表现,积极与班级优秀家长交流学习经验,更深层次的是体现在母亲的文化资本再生产过程,即帮助孩子学校课业的深化与超前学习。

家校合力的学校教育场域中,学校占据着绝对主导权,家长真正的主体性参与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但由于教育期望一致性,并不会削弱她们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相反,强化了她们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职责。“学校召开家长会时,每次都会组织学霸的父母上台分享教育方法,我们都会从中受益,所以每一次家长会班上大多数都是父母亲自参加。这就是我们鼓楼区教育的特色。听说,其他区的学校家长会很多都是爷爷奶奶来参加。”从受访者A的表述可以看出,社会场域的相似性影响了父母教育期望的同质性。笔者通过访谈发现福州市鼓楼区的中产阶层父母普遍有较高的教育期望,并以母亲在教育场域中文化资本再生产的方式得以实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