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观察 > 正文
“以房养老”为何变无家可归?
www.fjsen.com 2017-08-14 17:22:05   来源:中国妇女报    我来说两句

“以房养老”为何变无家可归?

专家建议:积极寻求子女及律师帮助,切不可听信择期退款承诺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宋利彩

近期,北京一些有房的老人,被骗子忽悠,只要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借贷几个月,投资“以房养老”项目,每个月就能拿到5%~15%不等的高额利息。然后,老人们被拉到公证处,签下了将房产抵押的“借款合同”,老人刚得到所谓“借款”一两百万元,就转给骗子去“理财”。

更糟糕的是,老人被骗签下经过公证的“委托书”,放弃自己的抗辩权。结果,骗子作为“债权人”直接拿着经过公证的委托书,在他们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房子过户。

专家认为,这种老人基于房产的抵押或变卖来获取充足养老资金或养老方式的选择而遭遇的骗局,通称为“以房养老”骗局。

老人们如何轻易掉进骗子们的谎言,将价值几百万元的房产抵押,甚至在没有拿到一分钱的情况下将房子过户他人?骗子们并不高明的骗局得逞的原因在哪里?专家们对此有什么评价和建议?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都是国家机构,一点问题没有”

2016年12月5日,张荣(化名)和老伴被一伙陌生人赶出了自己的房子。两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失去了唯一的安身立命之所。

一年多前,张荣接到田英年(音)的电话,对方以老伴去世为由,希望她来聊聊天。聊天过程中,田英年说起了一个“以房养老”的理财项目,称只要将房子抵押出去贷款,然后将贷款交给公司去理财,每个月就有几万块的收益,特别好,特别安全,自己老伴生病,全靠有这个理财项目。

听朋友这么说,张荣很动心。张荣和老伴两人的退休金加起来有七八千块钱,但近几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张荣和老伴的身体接连出现一些问题,每个月光是医药费就要两三千块钱。如果能多收入一笔钱,经济上就缓解多了,两个子女单位效益也不是很好,逢年过节团聚,还能多给孙子孙女些压岁钱,何乐而不为呢?

见张荣动了心,田英年立刻打电话叫来了做“以房养老”理财项目的广艳彬。

“这个广艳彬嘴很甜,叔叔阿姨地叫着,看上去也挺善良的,还主动说起他老家是哪儿的,父母都在做什么,给人感觉挺实在的,然后说了一大堆‘以房养老’的好处。”张荣说。

不容张荣再多想,广艳彬开车带张荣夫妇回家。刚一进门坐下,广艳彬就打电话叫了担保公司的苏炯、于洋两人来进行所谓的房屋评估,做出可贷130万元的结论。随后,广艳彬开车带两位老人分别来到位于丰台区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和位于西城区新街口的北京国立公证处,快速办理了房屋的抵押贷款手续,并进行了所谓的公证。

“在车上,广艳彬不停地给我们洗脑,不动产登记中心和公证处都是国家机构,你们就放心吧,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张荣说,自己当时就想,这公司还真挺正规、挺负责的,这些国家机构都是保障老百姓利益的,项目肯定不会有问题。

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在北京国立公证处,张荣和老伴在广艳彬他们以公证处马上下班为由的催促声中和并没有公证员在场的情况下,来不及多看多想,在一系列文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