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观察 > 正文
成婚到底难在哪?
www.fjsen.com 2017-08-07 12:07:38   来源:中国妇女报    我来说两句

成婚到底难在哪?

——人口社会转型期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婚恋现状及策略

江西省修水县余塅乡位于大山深处,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48岁的村民吴复喜因为穷,一直没动过娶妻生子的念头。

由于城市对年轻女性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与女性婚姻的梯级迁移,男性婚姻挤压现象高度集中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而农村人口流动则进一步加剧城乡、区域与群落间的性别失衡态势。

如何彻底解决主要由男性人口过剩引发的男性成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现实。

■ 靳小怡

目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对男性的婚配现状影响深刻。性别失衡将使中国目前以及今后都面临大规模的女性人口短缺,可能造成未来3000~5000万个家庭的缺失。由于城市对年轻女性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与女性婚姻的梯级迁移,男性婚姻挤压现象高度集中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而农村人口流动则进一步加剧城乡、区域与群落间的性别失衡态势。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李树茁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研究团队先后在2008年对安徽省某县进行了专项社会调查,并于2009~2010年组织了两次范围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364个行政村的“百村调查”,调查结果揭示了我国农村社区的男性婚姻挤压现象较为普遍,并显示出向西部地区聚集的态势,大龄未婚男性及其家庭是弱势群体,该群体的存在已对农村社区的社会风气、经济发展、公共卫生及社会治安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是性别失衡的重要社会后果之一,农村大龄剩男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农村男性面临成婚压力的成因

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部分男性难以成婚的现象,也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可以说历史上的男性成婚难问题并不是男女比例失调这一单一人口因素决定。导致农村男青年结婚难的因素,可以从宏观和中微观两个层面来看:

1.宏观层面:1980年以来,随着SRB偏高日趋严重,男女比例失调或者说性别失衡成为当今社会农村男性成婚难的主要原因。女性人口的绝对缺失导致的男性婚配困难,中国社会的女性向上婚配制度带来女性人口的婚姻梯度迁移加剧了男性婚配困难,导致男性的婚配困难主要集中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

2.中观层面:社区因素,地区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女性大量外流外嫁等。

3.微观层面:个人因素,包括教育和收入低,以及其他个人原因,如身高、相貌、性格、身体健康状况(残疾)等;家庭因素,包括兄弟数量(姐妹数量)、父母身体状况(田野调查发现有部分光棍因父母无人照料放弃外出打工)。

总之,农村男性普遍面临成婚压力,原因复杂多样,但经济因素是关键。农村男性成婚难问题已相当严峻,近四成的已婚男性经历过成婚困难,而超过六成的小龄未婚男性(年龄低于27岁)承认正面临成婚困难,被访的村干部也认为本地存在男性成婚困难的比例已近70%。偏高的出生性别比和农村女性人口的外迁,造成当地农村地区可婚配的女性人口相对缺乏,加剧了男方婚姻花费的增长,使得经济条件成为农村男性能否成婚的关键因素。在调查地,已婚男性婚前找对象的平均花费为6284.8元,大龄未婚男性的平均花费仅为1224.8元,相当一部分的大龄未婚男性由于非常贫困,其找对象的花费为零。如果以农村中等水平家庭举办婚礼中的男方花费(含新房、彩礼及酒席)为例,西部地区需要7.4万元,这相当于一个农民24年的经济收入。这对于普遍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大龄未婚男性而言,成婚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近八成的大龄未婚男性身体健康、没有残疾,且西部地区大龄未婚男性残疾比例最小而东部最大,再次从侧面说明了经济条件是影响农村男性成婚的关键因素。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