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观察 > 正文
培养“大学生村医”让医疗资源下沉
www.fjsen.com 2017-04-19 15:31:05   来源:中华女性网    我来说两句

□ 杨朝清

乡村医生队伍老化严重、后继无人,在70%的面积是山区,70%的人口是农民的湖北宜昌市,缺少健康“守门人”是农民脱贫路上的一大掣肘因素。据媒体报道,宜昌市从2014年起“订单式”免费培养大学生村医,目前已分三批招录537人,首批108人今年毕业后将充实到各地乡村。

乡镇的医生想办法到县城里去,县城里的医生想办法到市里去,在资源集聚效应的裹挟下,乡村剩下的医疗资源往往都比较差。在许多“赤脚医生”渐渐老去之后,乡村医生“后继无人”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在理性选择深入人心的当下,乡村医生脆弱的生存生态,不可避免会遭遇一些年轻人“用脚投票”。

求职者对省城里、市里的医院趋之若鹜,县城医院则差强人意,乡镇医院几乎就没有人愿意去,何况村医?得不到足够的激励与回报,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下降,乡村医生从昔日令人羡慕的“好饭碗”到如今的风光不再,让一些村庄上演了“乡村医生荒”。

在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发展中大国,乡村医生完善了医疗体系的社会网络;一些“赤脚医生”的价值坚守,让老百姓低成本、高效率地找到了求医问药的出口。乡村医生“后继无人”,村民们求医问药的需求如何满足?完全通过市场化手段难以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为乡村医生注入“源头活水”,已经迫在眉睫了。

不论是给村医职业医生的身份,还是给予村医养老保险、提供职业发展空间,抑或理顺村卫生室管理体制,只有提升身份认同,让“大学生村医”得到更多的激励与回报,才能破解乡村医生“后继无人”的难题。

作为乡村“健康守门人”,“大学生村医”有助于推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以前要去大医院做的检查、要去大医院买的药,有一些依托村卫生室和“大学生村医”就可以做到。

在村庄“空心化”、老人“空巢化”、儿童“留守化”的当下,迫切需要建立长久有效的乡村医疗体系,来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让医疗资源下沉,既有助于破解乡村医生“后继无人”的难题,也有助于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切实便民、利民。在医疗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乡村“看病难”需要更多的制度护佑与人文关怀。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