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兰家庭事迹
www.fjsen.com 2017-03-10 20:56:37 来源:省妇联    我来说两句

“而这一切费用,几乎都是黄阿姨一家独自承担。”黄阿姨的小叔说。哥哥早年在木器厂上班,后来工厂倒闭,老俩口在没有退休金,仅靠子女给的生活费度日的情况下,仍省吃俭用坚持奉茶。

说起奉茶的初衷,黄阿姨回忆道,年轻时在惠安老家,家里穷得不得了,有一年夏天出去干活,正赶上别人免费奉茶。“直到今天还能想起那个茶清凉解暑的味道。”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20年前,黄阿姨和苏老伯在西街摆起了这个奉茶点,希望来往的行人能够喝上一碗解暑的茶。

黄阿姨的子女从小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也传承了这份爱心和美德,他们对父母的善举给予极大的支持,在身后默默地帮忙。不但在经济上支持,在工作之余也积极主动参与奉茶中来。

去年,苏老伯过世,黄阿姨一家决心将奉茶坚持下去。

还是那张小桌子,还是那个大保温桶,还是旧馆驿巷口的免费奉茶摊……苏老伯过世不久,常在西街出入的老街坊、清洁工发现,那个熟悉的身影又出现了。“这是我该做的事情”。黄阿姨说,“我今年也71岁了,这件事还能做几年,我就坚持几年。”

在被称为“满街都是圣人”的西街,自古就有向民众施粥施茶的先例,但像黄惠兰家庭这样坚持20年的并不多见。在他们的影响下,泉州老城区免费供水点也多了起来。除了开元寺、承天寺等寺庙有免费奉茶外,在西街开元寺大门对面、在新华路与南俊巷等街巷,免费奉茶的点有五六处,有些单位和商家也开始免费供水给人解渴。

在黄阿姨眼里,这是一种很好的接力。更让她欣慰的是,孩子们也被父母的坚持感动。“尽管孩子们在外工作,每周依旧坚持回来帮我几天。”黄阿姨说,“这是一件好事,不仅我要干下去,希望我的孩子也能传递下去。”

其实,好风尚未必需要高大上,往往就是这样你一把米、我一把盐、他一块砖,正能量的涓涓细流多了,我们的城市就有了体温,而钢筋水泥也就不再冰冷生硬。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