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
在两岸女科学家跨学科学术论坛闭幕式上的总结讲话
www.fjsen.com 2016-10-31 11:29:54   来源:    我来说两句

两岸女科学家跨学科学术论坛闭幕总结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理事、会员姐妹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在各方支持下,两天学术论坛的各项议程都顺利地完成了,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成效。刚才王宗华副校长、翁洪武老师两位男士领导热情洋溢的讲话,给我们女同胞们极大的鼓励,非常感谢!

回顾两天来的论坛进程,有许多感想和体会:

一、有许多亮点和特色,主要有:

(一)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综合学科和大学科学术报告交流,又有专家与学生跨学科、交叉学科问题交流讨论,下午学术活动别开生面,也是一种创新形式。学术交流内容涵盖了所有学科。

(二)两岸女专家教授同场报告交流,拓展了学术交流空间和视野,有助于了解两岸的部分科研动态,在报告风格等方面也可以互相学习借鉴。

(三)协会的副会长、分会的会长们都充分发挥了作用,她们都分别主持了各场的学术交流报告会,群策群力,非常好!

我也了解了部分与会人员的意见,她们普遍感到这次跨学科学术交流形式不错,虽然学科专业领域不同,但也有相通之处,可以互相启发,很有收获,很成功。

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因时间比较匆忙,协会人手紧,办会经验不足等主观、客观原因,出现了一些疏漏,考虑不够周到,同时也由于时间紧,互动交流不够,报告超时等等,工作不到位之处,请各位多包涵!

二、有许多的感谢和感激。

(一)省妇联和省台办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非常感谢!

(二)福建农林大学的全力支持,特别罕见地惊动了叶辉玲书记、兰思仁校长、林文雄副校长、王宗华副校长四位校领导,都亲自关心我们的论坛。校办、科研院的同志,尤其是黄智胜科长从头到尾一直跟踪对接,还有祁建民、徐建堂两位老师,他们为会务各环节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帮忙,农林大学还资助会议经费5万元,十分给力,我们非常感谢!


(三)北大科技部、北大文博科创工程团队翁洪武、贾向云、郑云川、陆爱珍,以及清华大学的冯庆玲老师等都鼎力相助,北大也资助我们5万元会议费。值得一提的是,北大党委叶静漪副书记,十分关心这次论坛,本来打算亲自出席,因预先安排了的会议难以调整所以不能出席,还专门请北大办公室打电话到我们协会秘书处告知,委托翁老师表达关心,中国女科协会长王志珍院士、程东红常务副会长、许平秘书长等都十分关心我们这次论坛的举办,非常感谢!

(四)台湾的朱德兰教授、李瑞元教授、李颖教授、李素馨教授、朱丽萍博士、助理研究员、张瑞芝博士、助理研究员,她们不远万里专程从台湾来福建出席论坛并作精彩报告,非常难得,非常欢迎,非常感谢!

(五)各分会十分给力,从组织撰写论文到组织参加这次论坛,都非常配合,会员、理事大部分都能克服困难参加论坛。福大分会在上个月承办北大团队科研月会中给予大力支持,福建师大赖正维教授十分支持9月份科研月会及本次论坛的筹备工作,热情地提供场所,带着她的学生数次与我们一起加班加点。

总之,各分会是举办这次论坛非常重要的基础支撑力量,非常感谢!

(六)省女科协和秘书处,从申报课题到这次论坛学术交流的整个筹备工作过程,大家齐心协力,认真工作。李敏副会长在申报课题、论文评审、论坛主持等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叶辉玲副会长在这次举办论坛的关键时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杨林副会长虽公司事务繁忙,但她都巧安排,非常积极热情地参加论坛的主持等各项活动,平时协会工作她都积极参与;顾阿华副会长兼秘书长最近身体不太好,但仍带病操劳举办论坛的各项工作;姜小鹰副会长在布置各分会组织撰写论文会议上提出了很好的意见。黄威、林珠英、郑宝英三位副秘书长都积极主动、不分彼此,互相关心支持,加班加点操劳各项筹备工作,专职秘书孔维镓、黄亦辉积极配合、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努力做好各项筹备的具体工作,大家很是辛苦,都给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撑,非常感谢!

(七)省社科院李鸿阶副院长、研究员大力支持我们论文评审工作并高度给予肯定,同时近期因公务在国外还挤时间为论坛论文集写序,好感动!

(八)农大、师大的学生同学们也十分踊跃参加学术论坛的相关活动,增添氛围。

(九)外地理事会员及论文作者代表们住会集中精力参加论坛活动等,都给论坛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还有好多动人的事例,举不胜举,真的是有太多太多的感谢感激大家了,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祝贺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三、有许多的启示和持续。

(一)我们应该持续奔跑在科研道路上。

1.翁老师他的科研思维比较前沿,有点穿越时空,他说的“科学不科学”、“非系统科学”等等,我的理解实际上“不科学就需要科学”,这是辩证法,也可以说从科学到不科学到科学之间,通过科学研究来达成一个循环系统,不断地科研创新,不断地推进科学进步。

2.国家提出创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这就需要教学科研人员不断地科研创新,不断地进行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建设新兴学科、一流学科、前沿学科,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奠定基础,这也是我们女专家教授们的应有职责。

3.从这次跨学科论坛中我们了解了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专业性,似乎有很深的壁垒,彼此不懂,但从研究方法论等角度看,是否有其规律性?我想也可以持续研究探讨,找出科学研究方法的规律性,为年轻的科研人员在科研方法上给予帮助。

从以上几方面的思考,我们教学科研人员都有责任持续奔跑在科研道路上。

(二)我们应该持续把科研成果用上。冯庆玲老师在学术报告中说了一句“这些成果要用上了才更有价值意义”,我觉得很重要,很有道理。这次大家非常辛苦,写了这么多论文,我们办论坛、编成论文集,只是成果的小小运用,更重要的要把每篇论文成果变成生产实力,哲学社科的论文成果变为软实力,理工自然科学的论文成果变为硬实力,变成了、用上了,这些成果才有价值意义,所以会后,请各位作者可以动动脑筋,如何把成果用起来?我希望各分会也可各自举办分会论坛,组织更多的教师们参与,起带动辐射作用,营造各单位的浓浓科研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对本单位的教学科研一定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好事,对创建“双一流”,培养“双创”人才一定有益。

时间关系,就说这些。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

李惠钦

2016年10月26日下午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