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萍、陈宜球家庭事迹材料
www.fjsen.com 2016-02-25 16:12:25   来源:省妇联宣传部    我来说两句

19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她失去了右臂,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苦闷过,彷徨过,绝望过,但她并没有因自身的残疾而沉沦下去,而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恒心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轨迹。她,就是沙县大洛镇官昌村党支部委员王冬萍,虽身残志坚,凭借着一副热心肠,16年来兼任大洛镇残疾人联络员、村综治协管员、社会保障协管员、乡村防疫员、村妇代会主任等多个职务,走街串巷,亲力亲为为村民解决大事小事。如今,在她的影响下,官昌村邻里和睦,村民孝老爱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幸福村。

一只手书写坚强

在官昌村的小额便民支付点,王冬萍就忙活开了,临近中午,过往的村民渐渐少了,王冬萍拿起办公桌下一沓厚厚的练字本,用左手工工整整地写上几行,一撇一捺都写得很仔细。失去右臂后,为了充实自己,她开始学着用左手做家务、干农活、练字。自己能做到的,从不假手于人。一只手不方便梳头,她就剪了短发;一只手难穿针线,她就反复练习;一只手洗衣服吃力,她不顾磨出水泡,左手生了10多个茧子……经过不懈努力,王冬萍不仅能用左手干好家务和农活,还练就了一手好字。

“没有手,就为村民跑跑腿”

村务繁忙,王冬萍常常把业余时间搭进去。她常说:“为村民做一点事,能够帮我重拾自信,找到自己的价值。”王冬萍的自信、自强感动了村里的乡亲,也赢得了他们的信任。1998年,王冬萍被推选为村计生协会小组长;2002年,她当选村出纳;2003年,她被推选担任村支委;2010年,她又担任镇残疾人联络员……面对村民的认可,王冬萍一脸质朴地说:“没有右手,那我就为村民跑跑腿。”同时还兼任村社会保障协管员,村民有关医保、农保的问题,都会找她咨询、帮忙。一次又一次,将服务送到村民的心坎。说起王冬萍,村里的人竖起大拇指夸赞。2015年7月她再次当选村党支部支委、村委会委员。多年的付出也让王冬萍收获了不少荣誉,她先后被评为县“残疾人自强模范”、“计生协会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计生协会先进工作者”。

爱在乡间传递

真心待人是王冬萍一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在王冬萍影响下,她的丈夫陈宜球、儿子陈存鑫也成了村子里的热心人。村民要运东西,陈宜球就用摩托车帮忙运输;村里的老人在拎东西,陈存鑫见了就马上接过手来。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冬萍一家人承包了10亩大的鱼塘,养殖的年收入大概三万多元。尽管收入微薄,他们也不忘帮助他人,为灾区捐款、助贫困学子求学,30元、50元、100元……金额虽不大,却透着王冬萍一家子的暖意。王冬萍及其家人的爱心感动了村里的乡亲,大家纷纷效仿。谁家有困难,村民们一块儿伸出援手;谁家里有老人小孩,附近的邻居就争相照顾。如今,邻里和睦,孝老爱亲在官昌村里蔚然成风。每到傍晚,许多村民还相邀跳起了广场舞,整个村子就像一个大家庭,老老少少其乐融融,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幸福村。

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

牵手相伴二十余载的王冬萍夫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命运,虽给王冬萍开了一个可怕的玩笑,但却让她收获了丈夫不离不弃的守候与照顾。在王冬萍最为困境的时期,丈夫放下手头的工作,不离不弃的照顾王冬萍的衣食起居,鼓励她重拾信心,振作精神,勇敢面对未来的生活。可贵的是,天性刚毅、身残志坚的王冬萍很快便从困境中振作起来,亲力亲为的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丈夫也被王冬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全力支持王冬萍的事业。夫妻俩用他们自己的相知、相守和相爱谱写着家庭幸福美满的画卷。

勤俭持家,教子有方

王冬萍一家人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她时常教导儿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只要家里或办公室没人就关掉一切电源,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王冬萍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起走过艰难困苦的从容,是一种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态,是默默无语相伴一生的美丽。幸福不是在别人的眼里,而是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