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水珠、张其稳家庭事迹材料
www.fjsen.com 2016-02-25 16:08:40   来源:省妇联宣传部    我来说两句

身体力行,孝老爱亲

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人们都说天下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可是,在他们这个家庭中婆媳相处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媳妇调到城关婆婆也到城关,调到乡下婆婆又一起住到乡下。有人和老人开玩笑:“你怎么不是跟着儿子而是跟着媳妇住的呀?”老人听了就笑。每当客人、邻居和老人谈起媳妇时,老人都特别满足地说:“我和媳妇一起住26年了,我这儿媳没的挑,比我的亲闰女还亲”。老人家把儿媳当成自己的闺女看待,而媳妇也把老人当成自己的母亲来孝敬,节假日陪老人聊天、讲笑话、讲社会发生的一些趣事。带婆婆去北京、上海、杭州、桂林等地方旅游。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哪有媳妇带婆婆外出旅游的呀!清流一位随团导游曾说过一句话:“某媳妇扶着婆婆在北京的颐和园走,是世间最美的风景”。老人患有严重的风湿关节炎,一到变天,所有关节活动受限,连最基本的下蹲弯腰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夫妻俩每天帮她洗脚、端饭、穿衣服裤子、做腿部按摩。婆婆逢人便夸儿子媳妇孝顺,特别是媳妇贤惠勤劳、为人本分,自从嫁到家来,关系亲如母女,感情十分融洽。

爱岗敬业,共同进步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助船行,船扬风帆。二十六年前,他们小俩口结婚,属于白手起家型。婚后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事业上你督我促,一起复习学习考试,1994年双双考上公务员进入体制内。他们知道这份工作得来不易,因此工作中比别人多了许多付出和努力,工作认真、严谨、敬业、奉献是大家对他们的评价。天道酬勤,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几年后他们的职务也先后被提升为副科级。几十年里他们各自扮演着“打气筒”角色,给对方注入正能量。为人生的任何一点小收获鼓掌,他们在人生这条艰辛的路上,彼此鼓励,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一同把生活变得幸福充实有意义。而作为有着500多名学员的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工作上她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近三年,她分管的县老年大学是办学成效最明显,也是最红火的三年。她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2013年清流老年大学还被省里授予“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荣誉称号。

勤俭持家,教子有方

如果说起孩子的话,那一定是他们的骄傲。孩子自小非常的听话懂事,学习上也十分上进,一直是邻里夸赞的好孩子。他们从小就教育孩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大人的教育下,儿子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读大学时起,儿子逐渐自立,一边考研究生,一边利用周末和假期,赚取学费、生活费。从大学二年级到研究生毕业,6年的费用全部自己负担,给家里减轻了不少压力。每当节假日回家时,总带些好吃、好用的礼物回来孝敬奶奶和父母。看到孩子如此孝顺和懂事,他们心里总是美滋滋。同事朋友们有时会问起他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他们说也没什么诀窍,但是觉得身教重于言教。他们的孩子和大家的孩子一样平凡的出生,平凡的教育,平凡的成长。也许是父母尊老爱幼、肯于吃苦、勤俭持家、任劳任怨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受大人的影响,孩子从小形成了待人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他们家虽不是很富有,但他们一直秉承着一个观念:“施比受有福”。这一家一直乐于关心邻里,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夫妻二人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帮助。因此邻居总爱伸出大拇指:“这一家没得说”。除了关心邻里,他们还十分重视孩子良好道德品质习惯的培养,教育孩子对社会弱势群体要有爱心,假期经常带着孩子参加社会献爱心活动。比如:

清流县林畲乡麦元组的孤儿邱欣婷,3岁就失去父亲和母亲,与他们非亲非故,他们却十年如一日,给这个孤儿送钱、送物。如今邱欣婷小朋友已经十五岁,从2013年起这个家来了个“爱心接力”,送温暖由孩子来做。另外,他们还带领孩子经常为清流城关住的孤儿马丽萍送钱、送物,送温暖。

在关心弱势方面:从2013年起,连续三年的“5.17”爱心助残日,为特殊学校56名学生送校服、送“六一”服装每人各2套, 送沐浴露、毛巾、夏凉被等生活用品;平时还经常送学习用品、牛奶、面包、水果等等尽量给弱势的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另外是身体力行,弘扬尊老敬老美德。去年春节,为清流福利院老人送爱心毛毯。当福利院长谢克明告诉老人们这是一个学生的行为时,老人们感动的热泪盈眶。近三年,他们家共献爱心捐款捐物一万六千余元。

“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一个最美家庭,一定是具有优良传统,释放正能量的家庭。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社会也才会更加美丽和谐。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