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论、张丽梅家庭事迹材料
www.fjsen.com 2016-02-24 15:43:43   来源:省妇联宣传部    我来说两句

人们常说,家庭是奉献爱的地方,家庭里面有再多的爱也能包容得下,正是因为有了爱,家庭才显得温暖和谐。

茶乡安溪也有这样一个让人羡慕的和谐幸福之家。家庭的主人是70岁的退休教师胡美论和退休村干部张丽梅。

四代为师 教书育人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四代从教,其乐融融。胡美论一家四代为师,用自己朴实的言行,诠释了一个教育世家执着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胡美论的父亲胡长春,长期坚持在远离家乡、条件艰苦、偏僻的山村任教复式班。解放初期,百业待兴,尽管校舍破败、设备简陋,但他用魅力和定力、耐心和细心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时隔半个世纪的今天,当地村民说到他,仍对他赞不绝口。1960年,胡长春因病逝世。病床前,胡长春一再交代胡美论:“长大后要当老师,当老师,最光荣。”

“长大当一名老师”是胡美论从小的愿望。由于早年丧父,家境贫寒,胡美论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家。但他心中的“教师梦”并没有就此破灭,胡美论用节俭下来的钱买书,自学,并通过考试,成为当地一名民办教师,后来又顺利转为公办教师。胡美论先后辗转于感德、剑斗、蓬莱等乡镇,凭着一腔热血、一片赤诚,在教育园地里辛勤服务了40多个春秋。工作中,胡美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顾全大局,爱岗敬业,受到领导、教师、学生们的好评,曾多次被各级党委、政府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校长”。

胡美论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无悔付出深深地打动了他的爱子--张晓鹏、张晓斌。张晓鹏和张晓斌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了一粒种子--他们立志要像祖父、父亲那样,在三尺讲台,挥洒青春和才智,做一名好教师。生于教育世家,怀揣教育梦想。兄弟俩以祖父、父亲为榜样,潜心教学,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其中,在安溪第八中学任教的张晓鹏,已评上中学高级教师,是“泉州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安溪县语文学科带头人”。张晓斌和妻子杨小玲都是当地的小学教师,夫妻二人在教育的舞台上,用青春的汗水演绎着最华美的篇章。

这两年,胡美论的孙女、孙子、孙媳从曾祖父、祖父手中接过了教鞭,加入了教师队伍,成为这个“教育世家”的新生力量。

五世同堂 温情和睦

一个95岁高龄的老母亲、两个风雨同舟50载的恩爱夫妻、三个儿子三个小家庭、五个年轻帅气的孙子、一个活泼可爱的曾孙……这是一个充满和睦与温情的五世同堂之家。

“我的父母一路走来遇到不少沟沟坎坎,但他们风雨同舟,靠着一股拼劲,再加上两人互相谦让、体谅,为我们创造了这个家。”在三儿子张晓斌的眼中,这个家是他温暖的“港湾”。

张晓斌回忆,小时候,父亲几元的代课工资难于维继这个6口家庭的生活。为了养家糊口,父亲和母亲起早贪黑下地干活。但那个年代,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为了供几个孩子上学,母亲加入了村茶业社,成为村茶业社唯一的女工,干的都是体力活。而那个时候,母亲不仅要到茶业社制茶,还要照顾三个儿子。但母亲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更没有喊过一声累。后来,政府出台承包责任制,母亲承包下了村里的一片茶园,锄草、施肥、采茶、做茶、卖茶……母亲样样都做,而一到茶季,人手不够,父亲和我们兄弟仨就一齐上阵。而母亲经常把卖茶叶挣来的钱还盖房子、交学费时欠下的债。

张丽梅不仅要操持这个“小家”,还要操持岭美村这个“大家”。上世纪九十年代,母亲连续两届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期间,她带领村民修水渠、开公路、建新村,彻底改变了岭美村的落后面貌,岭美村被评为安溪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她也先后被评为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福建省女能手、“泉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等称号。在村民们的眼里,张丽梅“巾帼不让须眉”。

胡美论、张丽梅非常孝顺。胡美论的母亲虽然已经95岁高龄,但是仍然红光满面,精神矍铄。这与胡美论、张丽梅夫妻平时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分不开的。他们坚持和老母亲住在一起,时刻关心着老人的冷暖。别人劝他们跟着儿子到县城享几年清福,他们说:“老母亲需要照顾,我们不能离开。”群众称胡美论为“大孝子”、张丽梅为“大孝媳”。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下,儿子、孙子也非常孝敬老人,工作之余经常全家回来陪老人聊天。

而在这种和睦家风的影响下,三个儿子和两个小孙子的小家庭也相处得非常融洽。2014年,胡美论、张丽梅一家被评为福建省“最美家庭”。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