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堂、陈明华家庭事迹材料
www.fjsen.com 2016-02-24 15:31:56   来源:省妇联宣传部    我来说两句

周兴堂,男, 1961年5月5日出生于闽侯县山区贫穷农民家庭。1981-1990年是一名普通教师,1990-2004年兼任大湖中心小学财务会计,2004至今担任闽侯县教育局一般干部,妻子是甘蔗中心小学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儿子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他在事业上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在家庭生活中他是一位勇担家庭责任的楷模。最可贵的是他把事业和家庭完美地结合起来,搭起了一座展示人生风采的平台。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他先后被评为福州市教育系统后勤工作先进工作者、闽侯县先进德育工作者,闽侯县2011年优秀共产党员。妻子先后被评为学校教学先进工作者、县德育先进工作者、闽侯县先进教育工作者。2014年被评为福建省第九届五好文明家庭称号。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周兴堂一家能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支持改革开放,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克已奉公,坚持原则,做好本职工作,曾多次获得过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全家人遵纪守法,慎诺守信是该家庭的传统美德,也是邻里、教师和社会公认的优良品质,他的家庭是一个积极、文明、进取向上的家庭。

夫妻和睦,孝老爱亲

周兴堂同志由于工作忙,相对照顾家庭的精力就少了。妻子总是理解、支持,从无怨言,她十分尊重体谅丈夫,认为丈夫的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对全县教育事业服务。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她的贤惠和支持,也得到了他深情的回报。只要他有空在家,总是修修补补,干这干那,承担起丈夫在家应承担的职责,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处理邻里关系,他总是与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 他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儿子,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他仍然坚持,抽空陪伴,是出了名的孝子,他心系奶奶,曾连续半年每天往还40多公里为奶奶取药(当时山区交通不便)、陪伴奶奶;他挂念父母,每周末常回家看望父母,若没空就打电话问候,同时,为改善父母住宿条件,还和兄弟协商,筹资新建一座民用住宅;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好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重、学会做事、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学习进取,科学教子

为了使儿子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子做出榜样。

周兴堂与妻子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孩子小时候,他们经常教育儿子生活中要做到节约。在他们的教育下,他的儿子本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为了以言行影响儿子,为儿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自结婚起,夫妻对双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使他们觉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因而心情开朗。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的儿子懂事、有礼、健康活泼、学习刻苦、小小的年纪就非常为大人着想,非常让父母放心。

邻里融洽,友爱互助

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我深深地体会到其中的道理。作为一名教师,我更应该有理由处理好邻里关系,下班时很远就下车,跟前后邻居打招呼,哪怕是个孩子。平日里他主动询问邻里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孩子学习有困难时,他总能积极主动的帮助他们,使问题得以解决。邻居家有困难时他总能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使他们倍感温暖。

低碳生活,热心公益

现在人类面临全球变暖的问题,二氧化碳就是导致地球变暖的凶手,而这正是因为人类肆无忌惮的浪费资源,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众所周知,人类需要能源,不得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就要开始一种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千万不要认为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远,其实,低碳生活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低碳生活已刻不容缓。平时他总能做到随手关灯,夏天尽量做到少用空调、少用一次性牙刷、筷子、水杯、塑料袋。上下班时夫妻都能做到徒步。不仅他做到了这些,还宣传大家低碳生活,使用节能产品,让大家理解低碳生活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周兴堂同志,他始终铭记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积极关注民生大计。他关心老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帮助困难户、贫困户。他关心教育事业,为了学校师生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2003年以来,他为家乡学校的建设、农村公路建设等捐款,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农民出行方便。他助人为乐,几十年来,从来不问学校的事情大小,他都能皆尽所能帮助学校开展正常教学活动,他无偿为全县40几所学校财务人员学会财务管理、统计软件、经费统计的使用方法进行手把手辅导;他不分节假日,只要学校需要,他都能下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常年无偿地为小区零碎的小事,如每月交水费、水管损坏叫师傅修理等等。

相信周兴堂家庭通过长久不懈的努力,积极进取,和睦相处,不断完善,工作和家庭生活定能再上台阶,共创美好家庭。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