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 专题 > 正文
仁德传家风
www.fjsen.com 2014-09-28 18:01:24   来源:福建妇联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在东山县铜陵镇古嵝山,住着一户陈姓人家,而乡人记忆犹新的却是陈家开设的位于前街的“仁德堂”诊所兼药房。

“仁德堂”的创始人叫陈注三,上祖陈衡南系清嘉庆13年(1808)钦赐“文魁”举人(见《东山县志》民国稿本)。陈注三深受儒家思想教育与影响,克己复礼,谦逊待人。私塾学毕,即拜师学医,颇精通岐黄之术。出师后,在家坐诊,医药兼施。膝下有三个儿子:陈镜波、陈镜藻、陈镜河,也终生从事医、药。

“仁德堂”初名“杏德堂”。 注三本着“悬壶救世也,可以修仁德、济苍生”的理念,欲薪火相传。因此,安排三个儿子边读私塾边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医药书籍,为他们日后行医打好基础,量才施用。

注三逝世前,在弥留之际,告诫三个儿子说:“亚圣孟子曰:‘医者,乃仁术也’。行医制药要以仁药仁术为本,取信于民。”“为人处事要讲仁义道德。”仁德,便成为陈家的世代家风、家训。

注三辞世后,兄弟三人在老大陈镜波的主持下,决心中兴父业。他们谨记父亲的遗嘱,把堂号更名为“仁德堂”。

陈镜波(1908-1957)经常提醒弟弟:“既有仁德之名,当有仁德之实”。他一生践行了自己的誓言。1、勤奋好学,潜心钻研古方医学书籍。他精心研究六味地黄丸,加少许黑栀子,助其降虚火的功效,成为本邑家喻户晓的灵药。2.“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他看到昔日东山农村、古雷、列屿等地赤地千里,风沙蔽日,农民得沙眼病者占总人口70-80%的现状,参考古方“八宝眼药粉”,用功效显著、价格低廉的药物精工制成“仁德眼药粉”,很快驰名云浦诏东。3. 医者父母心,善济疾苦,仁风德泽。仁德堂挂牌成立以来,从不设“应收款”账目,若病家以大米实物抵交药费的,一律不收,以义药给予施助。镜波先生的理由是,“人欠”莫非是病人贫穷交不起药钱,已经甚为无奈,东山历来民风淳朴,一旦有钱他们会主动上门结清。病家贫病交加,记他们的欠账又有什么用呢?行医做药的总不能见死不救。4.脱颖而出。1955年在全县中医济济人才中被选为东山县医院第一任中医科主治医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镜波不负众望,他以高超的医术,医治了不少疑难杂症;他以良好的医德获得上下一致好评。而长期超负荷,不知疲倦的工作,致使他积劳成疾,不幸患上鼻咽癌,英年早逝,享年50岁。弥留之际,他用微弱的声音低呤:“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意孩子们到了这种病能医好的那一天,在祭祀他时,记得告诉他,至死还烦恼着百姓的疾苦。


陈家老二陈镜藻,既通于医,又精于药。他用药选材地道,炮制遵循古法,善于鉴别真伪,储藏严谨得法,乃至中药的煎煮、服法都精心研究。他所开处方,配药时一定要亲自过目,仔细核对,方予通过。1959年,成立县中医研究所,镜藻被聘为兼职研究员,他与同仁一起,编辑《东山中医验方》出版。同时在“卫协会”举办中药剂人员培训班,把他的药物经验和为人风范传授给后代。镜藻先生还以他深厚的医药功底,对保生大帝的灵签120首进行校正,纠正了因时代因袭、文革破坏造成的错误。仁德之心可鉴。东山县开始举办关帝文化节,民众一致推举陈镜藻担任主祭达14届。

陈家老三陈镜河,在中药的加工炮制火候方面,坚守“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的准则,责任心、技术、刻苦精神也为东山民众所公认。

陈家的后代,秉承“仁德”遗风,做了大量社会公益事业。镜藻次子陈有益退休后参加“敦和赈助协会”,任常务理事,负责义医义药施助。三子陈炳文在职时从事房地产管理和建设的领导工作,退休后,继续为城乡建设建言献策,对铜陵古建筑的保护、建设发挥所长,慷慨捐资用于公益事业。更可贵的是,长期用心致力于东山历史文化、文物古迹的挖掘、钩沉、整理,撰写了大量文章,为古城保护的规划、设计、投建奔走呼号。他担任《苏峰拱秀--近现代铜山学人》编委,不仅撰写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还为编辑出版工作日夜操忙。新近,他在媒体发表的《谷文昌力建南门海堤》一文,记录了谷文昌这一段曾经被遗忘的事迹。前年被县政协聘为“文史研究员”,最近又被选为“铜陵镇铜山古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更是为铜山古城的文化复兴费尽心血。

仁德家风将代代相传,为我们树立了社会正能量的榜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