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妇联新闻网5月8日报道(本网记者 康金山) 火灾无情,人有情 孙小琴,一家5口人,家住福建省古田县城西街道下洋村苏厝里13号。 2004年4月20日下午,古田县城西街道下洋村老虎湾一场森林火灾,打破了孙小琴一家的幸福生活。孙小琴的丈夫苏荣华在这场过火面积达千亩的森林火灾中,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和村民财产,不顾个人安危,带头投身扑灭森林火灾,由于风向突然改变,苏荣华被卷入火海,不幸被大火烧成重伤,十个手指都被烧断,伤势极为严重。医院的烧伤鉴定报告显示:苏荣华全身皮肤烧伤面积达90%以上。 曾有医生断言:苏荣华活下来只能靠奇迹。经医生全力抢救虽保住了生命,但已成为残疾,生活不能自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孙小琴不离不弃,七年间陪同丈夫经历了无数次植皮整形手术,帮助丈夫重新站起来,用爱心感召出了奇迹。治疗初期,由于丈夫不能说也不能动,为了让丈夫及时排尿,以免小便感染他烧伤的腿部皮肤,孙小琴和丈夫约定,让他想排尿时就上下齿磕碰发出“吱吱”声。到最后,连她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丈夫发出了声音,还是自己感应到了他的声音。住院期间,孙小琴寸步不离日夜守在丈夫身边,每晚都不敢熟睡,稍有一点动静就惊醒过来,从未一天睡上完整的觉。 出院后,苏荣华只剩下一口气未断,身体瘦得不像人样,吃、穿、洗、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全靠孙小琴全程护理。苏荣华需要定期清创换药,拆洗绷带,为了换药方便,减轻丈夫痛苦,孙小琴经常在床上一跪就是两三个小时。苏荣华出院后因烧伤全身痛苦难耐,尤其是到了夏天,因移植的皮肤没有毛孔,出不了汗,新移植的皮肤不断糜烂,使丈夫燥热难忍,感到生不如死,曾几度有过轻生的念头,脾气也变得异常暴燥。孙小琴怕丈夫发生意外,日夜守候在他身边,耐心安慰他,引导他正视自己身体的残缺,不断地鼓励他活下去的勇气。在康复阶段,为了不让丈夫整形后的鼻子和嘴巴萎缩,她用软胶管做了鼻塞,用纱布包裹铁丝做了撑口器;为了恢复丈夫的双脚的功能,她用木板做了脚力矫正;为了恢复丈夫的手劲和臂力,她用棉布缝制了一个小口袋,装上大米让他锻炼,还尽可能推着轮椅陪他到外面走走。 细心呵护,让丈夫重新站起来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她的精心护理下,丈夫终于能够站起来了。苏荣华原本是家中的顶梁柱,发生这次灾难后,孙小琴除了要负责照顾丈夫,还要担起全家7 口人的生活重担。丈夫烧伤致残后,婆婆整天以泪洗面。孙小琴安慰婆婆说:“妈,您别伤心,我会照顾荣华一辈子的!”就是这句话.让婆婆度过煎熬的时光,也温暖着婆婆的心。如今婆婆已67岁,身体比较虚弱,孙小琴像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她,平时有好吃的总是先留给婆婆而自己舍不得吃,在经济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挤出一点钱给老人增加营养。公公今年76岁,患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在身,稍有不适就要住院治疗,孙小琴常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家里医院两头跑,有几次公公病情突发,孙小琴用娇小的身躯背着公公到村卫生所就诊,而她自己腰部却被压伤半个月后才痊愈。大儿子苏兴伟患先天性心脏病,体质极弱,后来有幸得到一位马来西亚华人捐助,救治了他的生命,目前在亲戚的帮助下外出务工干点轻松的活以补贴家用。二儿子苏兴亮,在政府扶持下刻苦学习,考上了福建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现在大二就读。女儿苏三妹现在古田一中高三就读,兄妹俩的读书费用均向亲戚所借。三个子女在孙小琴细雨无声的母爱感染下,从小懂事孝顺,他们安慰妈妈说,家里的债务记好账目,等将来他们长大能挣钱了由他们来还。 祸不单行,一场意外的灾害再次降临这个多难的家庭。今年春节前夕,孙小琴一家原先住的破旧老房因电线老化引发火灾,家中仅存的粮食、衣物、家庭用品全部毁于一旦。这使原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如今更是雪上加霜,生活极度艰辛。孙小琴强忍着伤痛带着公婆、丈夫临时住进简易食用菌厂房,遇上刮风下雨,棚顶还会漏水,夜里睡觉寒意阵阵。好在亲戚们帮忙,送来柴米油盐和衣物,在田边临时支个锅灶,帮助他们勉强度日。现在,孙小琴每天起早贪黑下地种田、种菜、上山砍柴,夜里还要护理丈夫。苏荣华在孙小琴的精心照顾下,身体明显好转,能够勉强下地走动,但辛苦劳累却使孙小琴自己瘦成皮包骨。如今家中七口人的日常生活开支就仅靠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慰问金和每人每月50元的农村低保微薄补贴来维持这个不幸的家庭。 岁月无情,人间有爱。七年来,孙小琴用不变的爱心和毅力感化丈夫,换取丈夫生命的延续;用真诚的孝心侍奉年迈的公婆,让老人安度晚年;用母爱的力量感召子女,使他们长大成人。她的身上承受了太多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间非但没有使她的爱心与亲情发生任何动摇,反而愈久弥香。孙小琴就是在这样经济如此困难、家庭负担如此繁重的情况下,担起了全家的重担,体现了一个中国农村妇女吃苦耐劳、善良贤惠的高尚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