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 专题 > 家和福建美家和两岸兴 > 正文
郑凤英先进事迹
www.fjsen.com 2014-04-19 17:11:47   来源:福建妇联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37年前,一场矿难让原永安斑竹坑煤矿(现永安煤业丰海矿)的潘木生同志成为最不幸的人,在井下上班时因顶板下塌压到第七神经脊椎导致终身瘫痪。37年后,瘫痪在床的他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总对妻子说:“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娶你做妻子。”37年来,潘木生的妻子郑凤英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乐观、尽心尽职、无怨无悔地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喂饭、喂药、擦洗身子、端大小便、为丈夫全身按摩疏通血脉、照顾两个年幼的女儿……她用超乎常人的坚强和毅力,三十多年如一日,用行动诠释着不离不弃的人间真爱和伟大母爱。

1977年6月8日,当三明市第二医院的主治医师告诉郑凤英说她的丈夫以后将终身卧床,如果照顾不好会很快离去,随着肌肉萎缩,她的丈夫最多也只能活到50岁。“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顿时蒙了,好久才回过神来,脑子里不断想,两个女儿一个六岁,另一个才三岁,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啊?”郑凤英说。

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生活的重担也就压在郑凤英一人身上。丈夫整整住了近五年的医院,在开始住院的三年里,她的丈夫成了一个会说话要吃饭的“植物人”。整天以床为伴,大便得要她用手帮着一点一点的往外抠。为了给丈夫减轻痛苦,郑凤英每隔两小时就为丈夫翻身一次,为防止肌肉萎缩不间断的按摩四肢,疏通血脉。望着无助的丈夫,为了给他增加营养,也为了不让孩子辍学,这位瘦弱的妇女把眼泪往肚里流,没日没夜操劳着,郑凤英一边照顾丈夫和孩子的起居生活,一边想方设法挣钱养家,早晨四点半左右,她就到永安市菜市场的路边收集老百姓的土特产再进行变卖,八点钟,又赶紧回到医院伺候丈夫,她卖过菜、卖过西瓜、打过短工……只要能赚钱,什么脏活和累活她都愿意干。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五个小时,起初的七个月里,郑凤英的体重就由原来的93斤锐减到76斤。看着憔悴的妻子,想想今后无望的生活,潘木生十分痛苦,自己成了一个“废人”,连累家庭拖累妻子,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潘木生一度打算放弃治疗,拒绝吃药,以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她哭着对丈夫说:“你躺在床上,可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果你走了,这个家就散了。咱们还有女儿,你要活下去啊!哪怕砸锅卖铁,我都不会放弃!”潘木生这才打住轻生的念头。

“我的丈夫没工伤时很爱我的,工作很积极,虽然当时很难过,也还年轻,但从未想过放弃,也未想过改嫁,一心想着怎样照顾好丈夫,怎样将孩子抚养成人,不然孩子会很可怜的。”郑凤英说。出院后,她帮助丈夫做康复运动,陪着丈夫推着轮椅到图书馆借阅室上班,因为她深深知道丈夫热爱工作,潘木生同志身残志不残的感人事迹曾报道在1983年的三明日报、三明工运报上。“如果没有凤英,木生早就没命了,能娶到这样的妻子,是他前世修来的福气”周围的同事们都这么说。为了改善生活,她主动向领导提出将领导照顾她在矿招待所的工作调到水泵房去,因为她这样可以将大家不爱上的夜班自己都来上,白天有时可以再爬煤多挣一点钱补贴家用。

近几年,工伤后遗症使潘木生又得了银屑病,一年发病达三四次,发病时全身皮肤溃烂,稍微用点力擦就会出血。为了不弄疼丈夫,每次给他擦洗身体时,郑凤英都要格外小心,常常擦一遍要累出一身汗。丈夫大小便失禁有时一天要拉十几次,她总是不厌其烦的帮他擦洗,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护士们都深受感动地说:“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女人。一个人守着一个老弱病残的家,不离不弃,这种人间真情真是太难得了。”

30多年过去了,当初丈夫最多只能活十五年的医生推断,如今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竟然变成了奇迹。郑凤英不仅把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对丈夫更是服侍得体贴入微。如今,潘木生已达72岁高龄,两个女儿都已经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满,郑凤英这样一位普通而又平凡的女性,用她那柔弱的双肩撑起了一个家,用乐观的生活态度克服了重重困难。她常怀感恩之心,经常对子女说:“我们要感谢组织,感谢各级领导,给了你父亲第二次生命。你们长大后,一定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