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仙游县龙华镇东方村妇女主任、计生管理员陈忠钦,2010年至现在,我先后被福建省妇联、人口计生委授予“省优秀妇代会主任”、“计划生育和谐之星”,情系国策,感动计生--十佳母亲等荣誉称号,被市妇联评为莆田市建市30周年“家庭美德之星”。 我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家庭里,刚出生8个月就被养父陈玉顺收养。养父家共有6个兄弟,一个弟弟早年送养给泉州罗溪一户人家,另外两个弟弟相继病逝。两个哥哥又因病终生未娶,6个兄弟中只有我养父成了家,但又患上不育症。我从小就饱受苦难生活的折磨,改革开放之前,一家5口人仅靠一亩多的责任田过活。后来,生产队照顾让我家让家饲养一头耕牛,一家人拾牛粪晒干出售作种植蘑菇的材料赚取生活费。一家人省吃俭用支持我从小学念到高中。我有一颗坚强的心,为了让养父母和两个伯父早日过上好日子,高中毕业后,我选择了去打工。但我不安于现状,利用在泉州一家玩具厂打工赚来的一万多元钱到仙游县卫生学校学习。2001年7月毕业后回到东方村开办一家小诊所,当上了一名乡村医生。 1996年,经人介绍,我与德化籍的郑建国结婚,生育了两个女儿。我们夫妻同甘共苦,决心将两个女儿培养成才,现在大女儿17岁,在仙游一中念高二,二女儿13岁在仙游现代一中念初中,两个女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 “是缘分把我们聚集在一家,是坎坷的命运把我们安排到一块,是割不断的情感把我们紧紧地交集在一起”,别人家里一般只有父母两位老人,而我家里除了养父、养母,还有还有养父的两个哥哥,面对4位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我和丈夫无怨无悔,辛勤劳动、艰苦创业,共同孝敬4位老人,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几年前,大伯父得病在床,我们不怕脏、臭,不离不弃为他打针喂药、擦洗身体、端屎倒尿,直至风风光光地将其送终,孝心让乡亲们称赞不已,都说比许多人家亲生儿女还孝顺。 “雨后彩虹更鲜艳”,这个特殊的家,经过我们夫妇多年的努力拼搏,如今旧貌换新颜,我开我的的小诊所,丈夫在县公交当司机。2008年5月,我家盖起了一座砖混结构42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居,和和睦睦,其乐融融。 我是东方村妇女主任、计生管理员,既然村委会选中了我,让我从事这份工作,我就珍惜这一份工作,尽职尽责。从此,我的小诊所好像一个妇女之家、一个计生服务室,不足20平方米的屋子里,墙上挂满了各种妇女书籍、杂志、计生宣传品,一天到晚,除了来看病的病人,更有一些来找我谈心的妇女和咨询一些优生优育、生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前几年的东方村,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差,群众的生育观念较滞后,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自从任村里的妇联主任和计生管理员以来,我风里来雨里去,趁早摸黑,足迹踏遍全村家家户户。中厝组村民陈吓娥的儿媳生两个女儿,须落实节育手术,但陈吓娥受封建思想的影响,非要儿媳再生一个男孩传宗接代。手术那天,陈吓娥阻止儿子去施行节育手术,并追到手术室,将自己的头往医院的墙上撞,以死相逼,以至手术推迟。事后,我三番两次来到陈吓娥家,耐心细致地给她讲解有关计生政策,并现身说法与她谈心:“我家上代6个兄弟,穷得都没有饭吃,还是我这养女担起了养家的重担。”后来老人终于想通了,让儿子作了节育结扎手术。 为了做好妇女主任和村计生管理员工作,我利用自己当村医的优势,为受术者和病人尽心服务。村里的一些特殊低保户和五保户都免费就诊,夜里遇到急诊病人只要一个电话,随叫随到。遇到自己无法诊治的病人,积极与上级医疗联系,送上就诊。去年6月的一天夜里,村民陈各仁因前列腺肥大拉不出尿,我连夜送他到县医院就诊,并垫付了医药费。 作为一名村级妇女主任,我在村两委的支持下,积极有效地完成上级妇联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各种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的创建工作,平安家庭创建率达96%以上。我村的各项工作明显进步,由后进村跃上示范村水平,我和我的家庭也先后被评为“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等称号。 在创建“生育文明·幸福家庭”活动中,我又多了一份责任,带领更多的家庭构建和谐、幸福的新农村新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