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马飞这个“从天而降”的女婿,最高兴的自然莫过于周晓丽的父亲。
当时,周华龙经营的彩印厂每年有几百万元的收入,而且业务蒸蒸日上。他想把女婿培养成生意上的接班人。
然而,马飞的表现让他大失所望。有一次,他让马飞去一家联营单位收账,结果出去好几天,一分钱也没有收回来。周华龙这样无奈地评价马飞:“他心太软了,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一些脑瘫患儿,又纷纷慕名来到义乌,找到马飞请他医治。周华龙给他们腾出的几间厂房很快就不够用了。
见女儿和女婿有心创办脑瘫儿康复中心,也因为自己深切体会过脑瘫儿家庭的痛苦,周华龙下狠心作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支持女儿女婿的事业,停办彩印厂。他低价处理了彩印厂的所有机器设备,腾出了厂房,还出资安装了残疾人专用电梯、治疗设备以及所需的康复用品等。老周说:“钱是赚不完的,人的一生除了赚钱,还应该做点别的什么。”
2004年5月,在义乌市残联和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义乌市残联脑瘫儿童康复中心”成立,这是义乌市首家民办康复机构。
在夫妻俩的悉心打理下,脑瘫康复中心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家长把患儿送到这里。
工作之余,周晓丽常常把弟弟带在身边,担任起弟弟的家庭老师。因为像弟弟这样的脑瘫儿,虽然到了上学的年龄,但学校根本不收。
周晓丽自创了“千万遍教学法”,教弟弟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比如教一个“人”字,她每天要教上几百遍,整整教了一个多月弟弟才学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周晓丽的弟弟不仅学会了写简单的字,还能够熟练运用加减乘除法,甚至还会上网听歌、浏览。弟弟的变化让其他脑瘫儿童的家长看到了希望,他们找到周晓丽,用乞求的语气请求她担任孩子的老师。
她犹豫不决,因为那时她刚刚怀孕。但看到家长们充满期待的眼神,她不忍拒绝,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她心想:不能丢弃他们,就像自己不会丢弃弟弟一样。“带一个是带,带两个也是带。”于是,她毅然当起了3名脑瘫儿童的老师。
2005年7月,“义乌育智教育中心”也正式挂牌了。
为了让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周晓丽和父亲决定对厂房进行进一步的扩建,于是成了现在这样3幢6层楼的育智教育中心。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周晓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圣人的至理名言。
- 2011-09-23小女孩街头写作业等环卫工妈妈下班感动网友